
众所周知,丙肝是一个“隐形杀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类都拿它毫无办法,然而,随着医学的发展与进步,科学家们已经找到了治服丙肝的多种方法,丙肝治疗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下面就带大家了解一下
按照药物划分,丙肝治疗史分为两个阶段:干扰素(IFN)时代和直接抗病毒药物(DAA)时代。
1991年,第一种用于治疗丙肝的药物——干扰素正式获批,正式宣告了丙肝治疗进入干扰素时代。干扰素是计提感染病毒时产生的一种糖蛋白,具有“干扰”病毒复制的作用。多采用皮下注射、肌肉注射等方式给药。
后来,科学家们发现,干扰素与利巴韦林(核苷类药物)联合用药,可显著提高丙肝患者的治疗效果,于是干扰素+利巴韦林治疗成为新的治疗方案。
由于之前的干扰素极易从人体肾脏中排除,因此科学家们对干扰素做了聚乙二醇化,使干扰素分子量增大,延长了在体内的作用时间,发挥更大的功效。随之,聚乙二醇化干扰素+利巴韦林成为了丙肝的标准治疗方法,简称PR方案。
但是,由于丙肝病毒有多种基因型,不同基因型对PR的敏感程度不同,PR对有些基因型的治疗效果较差,并且PR还具有治疗时间长,需要注射给药、很多患者不耐受,用药禁忌比较多等缺点。
基于这种情况,科学家研究出了新的治疗药物——直接抗病毒药物,从此,丙肝的治疗进入了DAA时代。
DAA能通过直接干扰病毒的复制,达到清除病毒的目的,与干扰素相比,DAA具有疗程短、口服、副作用小、治愈率高等优点。因此,WHO在2016年更新的《丙肝防治指南》已不再推荐使用PR方案,而是推荐DAA药物。
因此,绘佳医疗建议,丙肝患者可以直接使用DAA药物进行丙肝治疗,减少治疗时间及相关副作用。
联系方式 【微信:hjjk0006】【微信:hjjk1002】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