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大约有1%~2%的初次原发肺癌(IPLC)患者会出现第二原发肺癌(SPLC)。但是目前大部分指南和临床研究都在关注肺癌复发,关于SPLC这一特殊肺癌的相关信息非常少。
156,494例初次原发肺癌(IPLC)患者,其中有3%(4622例)的患者发生了第二原发肺癌(SPLC)。第二原发肺癌(SPLC)的发展风险随着时间不断增加,男性的风险略高。在初次原发肺癌(IPLC)患者中,第二原发肺癌(SPLC)发生率为每年1.10%。风险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稳定。
初次原发肺癌(IPLC)是鳞状细胞癌和局限性肺癌的患者,第二原发肺癌(SPLC)的累积发展风险更高。大部分(55%)第二原发肺癌(SPLC)最初为局限性初次原发肺癌(IPLC),但是仅少数(44%)第二原发肺癌(SPLC)为局限性疾病。
SPLC和癌症复发
本研究界定第二原发肺癌(SPLC)是基于:1)不同肿瘤发生部位;2)不同组织学类型;3)发生于不同肺叶的肿瘤;4)间隔时间大于3年;4)原位癌诊断60天后诊断的侵袭性肿瘤。
对于异时SPLC,目前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我国大部分病例使用的是2003年ACCP制定的标准:1)两个癌灶组织学类型不同或分子基因特点不同或分别起源于不同的原位癌或(2)两个癌灶组织学类型相同但发现的时间间隔不少于4年且没有全身转移。
对于组织学类型与初次原发肺癌(IPLC)相同的异时第二原发肺癌(SPLC)的诊断不应在时间间隔和病理分期上过于限制, 而应当采用一些鉴别诊断手段来减少与肺癌复发的误诊。虽然目前尚无理想的鉴别诊断方法,但如果影像学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证实第二癌灶为中心型,或虽为周围型但在影像学上或手术探查时发现具有典型的原发肺癌特征,也可以作为诊断异时第二原发肺癌(SPLC)的依据。
SPLC的治疗
对于初次原发肺癌(IPLC)手术分期较晚或组织类型较差的患者,肿瘤转移的可能性较大,一般主张行化、放疗或最佳支持治疗。如果初次原发肺癌(IPLC)为鳞癌且分期较早的异时性SPLC患者,如果没有手术禁忌证宜采取手术治疗。文献报道,对同侧异时性第二原发肺癌(SPLC)进行全肺切除,手术安全,效果较好;两次手术间隔越长,生存期越长。
绘佳医疗提醒您,第二原发肺癌(SPLC)目前报道的5年生存率约为4%~32%, 初次原发肺癌(IPLC)治疗后要密切随访,以便能早期发现第二原发肺癌(SPLC),争取尽早干预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如果您有肺癌方面的问题,可以拨打绘佳医疗的咨询电话0532-80921197联系我们,或者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huijiayiliao咨询我们。
联系方式 【微信:hjjk0006】【微信:hjjk1002】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