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丙肝是丙型病毒性肝炎的简称,是因感染了丙型肝炎病毒而导致的肝炎。其中母婴传播时丙肝重要的传播途径之一,绘佳医疗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孕妇中丙肝病毒感染率约为0.5%-3.6%,如果女性怀孕期间检测出抗-HCV阳性,则新生儿感染丙肝病毒的几率约为2%,如果母亲合并HIV感染,则母婴垂直传播风险增加。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直接抗病毒药物的使用,使丙肝患者治愈成为了可能,但目前缺乏直接抗病毒药物在妊娠期患者中的研究,丙肝防治指南中,也未推荐孕妇可使用直接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因此,丙肝与怀孕之间的问题,仍然是丙肝治疗中的一大难题。
那么如何应对丙肝与怀孕之间的问题呢?
妊娠前
丙型肝炎与乙型肝炎不同,丙肝是可以治愈的,因此,HCV感染并不是妊娠的禁忌症。如果在备孕期发现感染了丙肝,则应停止备孕,先将丙肝彻底治愈后再生育。目前,已经有大量的数据证实,使用直接抗病毒药物3-6个月后,可治愈丙肝。由于直接抗病毒药物在妊娠期的安全性尚不明确,因此在治疗期间,应避免怀孕;由于利巴韦林有致畸作用,因此如果是使用干扰素+利巴韦林治疗丙肝的女性,应在治愈后6个月后再怀孕。
妊娠期间
如果丙肝未治愈而怀孕,或者怀孕后发现感染了丙肝病毒,应进行HCV RNA的检测,如果检测结果为阳性,母婴传播风险为4%-7%。应避免羊膜腔穿刺等其他侵入性检查,在分娩过程中,尽量缩短分娩时间,保证胎盘的完整性,降低新生儿暴露于母亲血液的几率。
因此,绘佳医疗提醒有怀孕计划的女性,应在怀孕前和怀孕过程中筛查丙肝病毒抗体或HCV RNA的检测,根据检查结果,进行相关处理,降低新生儿丙肝病毒的感染。
(本文封面图来源于网络,如有问题及时联系)
联系方式 【微信:hjjk1002】【微信:hjjk0006】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