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丙肝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脏传染性疾病,可导致患者肝脏出现炎症、坏死、纤维化,重症患者还可出现肝硬化甚至肝癌,在临床上,通常把丙肝按照临床表现分成急性丙肝和慢性丙肝,那两者有什么不同呢?下面绘佳医疗的医学专员就为大家详细解答。
急性丙肝
急性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一般较轻,少数患者以头痛、发热、四肢酸痛等症状为主,类似感冒。有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腹胀、肝区痛、尿色加深等。 成人急性丙型肝炎病情相对较轻,多数为急性无黄疸型肝炎,谷丙转氨酶升高为主,少数为急性黄疸型肝炎,黄疸为轻度或中度升高。可出现恶心,食欲下降,全身无力,尿黄眼黄等表现。单纯丙肝病毒感染极少引起肝功能衰竭。在自然状态下,其中仅有15%的患者能够自发清除丙肝病毒达到痊愈,在不进行抗病毒治疗干预的情况下,85%的患者则发展为慢性丙型肝炎;儿童急性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后,50%可自发性清除丙肝病毒。
慢性丙肝
轻度:病情较轻,可反复出现乏力、头晕、食欲有所减退、厌油、尿黄、肝区不适、睡眠不佳、肝少大有轻触痛,可有轻度脾大。中度: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居于轻度和重度之间。重度:有明显或持续的肝炎症状,如乏力、纳差、腹胀、尿黄等,伴肝病面容、肝掌、痴、脾大。此外,临床上还发现由1/3的慢性丙肝患者肝功能正常,且无任何自觉症状。
以上就是临床上急慢性丙肝的区别。绘佳医疗也提醒患者,不论是急性丙肝还是慢性丙肝,一经发现需要进行积极的治疗,越早治疗,对患者的康复越有利。
(本文封面图来源于网络,如有问题及时联系)
联系方式 【微信:hjjk0006】【微信:hjjk1002】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