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癌是一个我国发病率比较高的恶性肿瘤,很多年来,索拉非尼是晚期肝癌唯一获批的一线治疗药物。最近几年陆续批准了乐伐替尼以及免疫治疗药物。PD-1抑制剂和抗血管生成药物的联合治疗逐渐超越了索拉非尼,那么问题是,究竟在晚期肝癌里选择哪个治疗方案?一线治疗耐药后二线治疗怎么选择?
最近刚刚发布的一篇文献,总结了德国柏林召开的一个专家学会的共识,总结了晚期肝癌一线治疗、二线治疗的选择,以及支持这些选择的最新证据。
肝细胞癌是肝癌的主要亚型,主要的发病原因是肝炎病毒的感染,酒精引起的肝硬化等。肝癌的5年生存率约为18%。到2030年,预计每年因为肝癌死亡的人数将达到100万人。过去30年,因肝炎病毒而引发的肝癌逐渐下降,但因非酒精性脂肪肝炎有关的肝癌在逐渐增加,主要的原因是肥胖和糖尿病。
在未来几年,针对可手术的早期肝癌的新辅助治疗、辅助治疗也将成熟,一些临床试验最初的结果是负面的,但不断探索和优化的方案重新燃起了希望。
乐伐替尼也是一种传奇的靶向药物,具有多个靶点。在2017年一项随机,开放标签的III期临床试验中,乐伐替尼成为首个总生存期不逊于索拉非尼的靶向药。在无进展生存期方面,乐伐替尼更优。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肝癌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3.7个月,乐伐替尼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7.4个月。
在治疗应答率上,乐伐替尼也显著优于索拉非尼,乐伐替尼的治疗应答率是24.1%,而索拉非尼的治疗应答率为9.2%。治疗之前肝功能状态是能否从乐伐替尼受益的关键,后续的研究表明,与索拉非尼相比,肝功能较差的患者也能从乐伐替尼治疗中获益。
这是一项中国的真实世界研究,该研究回顾性纳入45例晚期无法切除的HBV相关性肝癌患者,其中23例为乐伐替尼一线治疗,22例为乐伐替尼二线/三线治疗。通过收集患者用药后1个月及用药后3个月的检查数据以及影像学检查报告来进行疗效分析。真实世界数据显示,乐伐替尼治疗中国肝癌患者,ORR为31%,DCR为72.4%。
此外,乐伐替尼治疗AFP阳性的肝癌患者经乐伐替尼治疗后,AFP下降很明显,乐伐替尼还可改善患者的肝功能,45名患者中有4名患者在用药前为Child-Pugh评分7分的患者,经乐伐替尼治疗1个月或3个月后,肝功能评估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的Child-Pugh评分均未超过7分,而且在真实世界中,乐伐替尼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以上内容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需要病历翻译服务,可点击下方咨询,或拨打4006570919。
联系方式 【微信:hjjk0006】【微信:hjjk1002】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