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每年有120万新发结直肠患者,大约有一半左右会发生转移性。同时,每年有60万人因结直肠癌去世。结直肠癌的标准治疗主要还是化疗、靶向药的单药或联合治疗,化疗药物多为氟尿嘧啶、铂类等,单抗类靶向药有贝伐、西妥昔或帕尼等。
瑞戈非尼是一种多靶点的TKI,在三期临床中获得阳性结果,已经被证明是一种对转移性结直肠癌有效的、可以延长标准治疗失败后结直肠癌患者的OS。虽然说是多靶点,但是有一定选择性倾向的,比如VEGFR1,KIT,RET,BRAF V600E等,IC50都在20nM以下。
瑞戈非尼是一种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可全面作用于肿瘤细胞增殖、肿瘤血管生成及肿瘤微环境相关靶点,包括原癌基因 Kit、RA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1、VEGFR -2、VEGFR -3,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β,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1 等,从而发挥多重抗肿瘤作用[5]。
国际多中心 III 期临床试验(CORRECT 研究)[5]首次证实了瑞戈非尼在难治性 mCRC 中的总生存获益。该研究在 16 个国家的 114 个中心入组了 760 例标准治疗后进展或不耐受的 mCRC 患者,其结果表明,瑞戈非尼相比于安慰剂显著延长患者总生存期(OS)及无进展生存期(PFS),疾病控制率(DCR)达到 41%,并可降低 23% 的死亡风险。
研究表明,使用尽可能多的药物以及增加治疗线数可延长总生存期。近年通过化疗和靶向治疗的发展,mCRC患者的总生存期从1991年的11个月延长至2016年的30个月。但当患者在标准治疗后出现进展时,仍面临无药可用的状况,瑞戈非尼在中国的获批为中国结直肠癌患者带来新的选择。
瑞戈非尼是首个治疗肠癌的小分子靶向药物,可全面作用于肿瘤细胞增殖、肿瘤血管生成及肿瘤微环境相关靶点,从而发挥多重抗肿瘤作用。国际多中心Ⅲ期临床实验CORRECT研究首次证实,与安慰剂相比,瑞戈非尼显著延长患者总生存期及无进展生存期,疾病控制率达41%,并可降低23%的死亡风险。
如果您需要病历翻译服务,可点击下方咨询,或拨打4006570919。
联系方式 【微信:hjjk1002】【微信:hjjk0006】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