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血病患者应该对博舒替尼这款药物不陌生,这是很多患者都会在治疗过程中使用到的一款药,不过大部分患者可能对博舒替尼还不算了解,博舒替尼是第几代靶向药也并不清楚。不过患者更应该知道的是博舒替尼什么时候使用,它的治疗效果是怎么样的。
博舒替尼作为二代药物,于2012年首次批准用于既往TKI耐药后的CML患者的治疗。在二线中,研究结果显示:博舒替尼治疗伊马替尼耐药的CML患者,24周的细胞遗传学疗效率(MCyR)是40.1%,对于既往接受过多种TKI治疗的CML患者进行博舒替尼挽救治疗的有效率也可以达到25.9%。
慢性髓性白血病一线治疗的博舒替尼试验,这是一项随机多中心、多国、开放标签的3期临床研究。研究显示,与作为现行标准治疗(双边检定P = 0.0200)的400 mg(36.9%; 95%CI,30.8-43.0)伊马替尼所达到的水平相比,400 mg(36.9%; 95% CI, 30.8-43.0)博舒替尼在12个月达到的主要分子学缓解(MMR)的比例更高。接受博舒替尼治疗的患者12个月的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率(CCyR)为77.2%(95%CI:72.0,82.5),而伊马替尼治疗组则为66.4%(95%CI:60.4,72.4)(双边检定P = 0.0075)。
该试验中发现的不良事件与博舒替尼已知的安全性一致。用博舒替尼治疗新诊断的CML患者,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0%)是腹泻(70%)、恶心(35%)、血小板减少(35%),皮疹(34%)、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31%)、腹痛(25%)和谷草转氨酶(AST)升高(23%)。
联系方式 【微信:hjjk1002】【微信:hjjk0006】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