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GFR基因:奥希替尼耐药病例解析
EGFR的第三代靶向药大家一定不陌生了吧,泰瑞莎,AZD9291,以其较好的疗效赢得了很多患者的认同,但是,现在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摆在患者眼前,9291耐药了怎么办?今天,绘佳医疗带您剖析奥希替尼病例。
一名53岁的具有吸烟史的女性患者,2014年2月被诊断为IV期非小细胞肺癌,转移性病灶出现在肺、脑、骨和纵膈淋巴结,通过对纵膈淋巴结进行穿刺活检发现有EGFR-exon19-del突变,也就是吃靶向药物有效的一个突变。
患者的一线治疗选择的是含铂双药化疗,使用培美曲塞作为维持治疗。
2015年5月,肝脏病灶进展。患者转用厄洛替尼(厄洛替尼)进行治疗。临床显示出较好的获益,持续时间达6个月。
2015年11月,厄洛替尼治疗6个月之后病情进展,脑、骨和肝脏出现新的转移灶,对肝部病灶的穿刺活检发现有EGFR基因的T790M突变。
2016年3月,停用厄洛替尼,开始使用奥希替尼进行治疗。在使用奥希替尼期间每个月抽血,使用数字PCR的方式检测肿瘤基因突变的变化情况。
2016年2月,厄洛替尼治疗病情进展后3个月的时候,血液样本里可以测到EGFR-exon19-del和EGFR-T790M,拷贝数分别为3598个和1564个。然而在开始使用奥希替尼,14天之后,这两个基因突变都检测不到了,也就是拷贝数小于3了。奥希替尼的良好疗效,其实也在影像学检查结果上获得了确认。EGFR-exon19-del和EGFR-T790M突变在使用奥希替尼的时候,持续有4个月没有被检测到。
2016年8月,开始发现EGFR-exon19-del和EGFR-T790M这两种突变的拷贝数开始增加。这也预示着对奥希替尼耐药的突变开始产生,但是究竟是什么还没有完全发现。而且患者临床上没有任何征兆显示疾病进展,即分子诊断确实是领先于临床症状的。
2016年9月,即一个月后,检测到EGFR-C797S突变,不过仅仅测到了这个突变。是78个拷贝数。此时患者仍没有表现出任何病情进展的症状。
2016年10月,也就是使用奥希替尼7个月之后,影像学、临床症状等确认患者病情进展,肝和骨头有病灶发生了进展。此时,EGFR-C797S耐药突变有了适度的增加,增加至136个拷贝数,比之前的增加了2倍,这个比例并不是很高,与患者病情快速进展似乎是矛盾的,因此研究者认为可能有其他的耐药基因突变。
后来,患者选用了PD-1的治疗方式进行进一步治疗。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服用靶向药物是一定会发生耐药的,这就提醒了我们的患者朋友,使用靶向药物,一定要及时进行检查,及早发现耐药情况,进行后续治疗。
如果您有相关疾病方面的困扰,可以拨打绘佳医疗客服电话:0532-80921197进行咨询,也可点击绘佳医网址访问绘佳医疗官方网站http://www.zhonghuijia.cn/bing.html或微信搜索huijiayiliao关注并在线咨询。
联系方式 【微信:hjjk0006】【微信:hjjk1002】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