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去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已取得了很多进展,包括:进一步了解了肺癌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明确了新的致癌基因、研发出不少致癌基因靶向新药。使用表皮生长因子(EGFR)或间变性淋巴瘤激酶络氨酸激酶抑制剂进行针对致癌基因的靶向治疗,已成为 EGFR 激活突变或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重排患者的首选治疗。
1)EGFR 靶向治疗
第一代 EGFR TKIs,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一开始使用时并未对 NSCLC 患者进行筛选,因此和化疗相比,其疗效一般。后期研究发现,EGFR 基因的络氨酸激酶区域中体细胞突变是 NSCLC 致癌驱动因子,这一结果推动了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2)ALK 靶向治疗
NSCLC 致癌基因靶向治疗中另一个重要进展是明确了 ALK 基因的重排,这一发现促使了一系列新药的产生(ALK TKI 类药物)。大约百分之四的 NSCLC 患者存在 ALK 基因重排,他们主要是腺癌、年轻患者、从不吸烟或轻度吸烟者、EGFR 野生型和男性患者。口服 MET和 ALK 抑制剂克卓替尼和色瑞替尼可改善 ALK 重排患者 RR。 一项针对 ALK 阳性晚期 NSCLC 患者的 I 期扩展临床试验显示,所有患者的 RR 为 百分之六十,中位 PFS 是 9.7 个月;而使用克罗替尼作为一线治疗的 24 位患者,其中位 PFS 是令人鼓舞的 18.3 个月。这一结果在 PROFILE 1005 II 期临床研究中得到了证实。
联系方式 【微信:hjjk1002】【微信:hjjk0006】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