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丙肝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丙型病毒性肝炎,其主要的传播途径为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垂直传播。
丙肝的主要危害是对肝脏造成严重的损伤,严重的会引起肝硬化甚至是肝癌。
丙型肝炎肝损伤的主要原因是HCV感染后引起的免疫学应答,其中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起重要作用。CTL通过其表面的T淋巴细胞受体识别靶细胞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物Ⅰ类分子和病毒多肽复合物,杀伤病毒感染的靶细胞,引起肝脏病变。
丙型肝炎慢性化机制还尚未阐明,考虑是宿主免疫、遗传易感性和病毒共同作用的结果。早期的固有免疫应答是机体抗病毒的第一道防线;后期HCV特异性T淋巴细胞免疫应答在决定感染结局方面有重要作用。
丙型肝炎患者每天可产生10的12次方个病毒,在能检测到免疫应答几周之前,病毒载量可达到最大值。HCV可破坏固有免疫应答,其复制能力超过了CD8+T淋巴细胞的清除能力,容易发展为慢性感染。
体液免疫在保护和清除HCV中作用微弱。HCV包膜糖蛋白E2的高变异区域1易导致抗原表位改变,产生变异株逃避体液免疫。慢性HCV感染者肝脏、骨髓、外周血中都可以看到B淋巴细胞克隆性扩增,这与混合性冷球蛋白血症、非霍奇金淋巴瘤有关。
绘佳健康建议大家,要定期体检,发现丙肝后及时治疗,避免肝脏长期受损,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本文封面图来源于网络,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
推荐阅读:丙肝是什么病?
联系方式 【微信:hjjk1002】【微信:hjjk0006】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