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绘佳健康指出克唑替尼是一种小分子ALK/MET/ROS1的ATP竞争性的多靶点蛋白激酶抑制剂。FDA 批准克唑替尼用于治疗ALK 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很多患者在应用这个靶向药物后,病情得到了控制,但用了克唑替尼并不是就大功告成了,患者往往在1-2年出现耐药。
克唑替尼常见的的一种耐药原因是出现了继发耐药突变,很多患者不知道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绘佳健康的小编今天就为大家详细解答一下。
一般情况下,克唑替尼出现继发性耐药的原因有两点:其一是ALK融合基因扩增,有研究发现,部分克唑替尼耐药的细胞系里有EML4-ALK融合蛋白的高表达。其二是ALK激酶区突变(28%)正常情况下克唑替尼是与融合蛋白受体的ATP结合域结合,来竞争性抑制ATP结合而发挥作用。当激酶域突变,克唑替尼的结合能力下降,于是表现出耐药性。目前报道有关EML4-ALK激酶域耐药的突变有:L1196M、G1269A、S1206Y、G1202R、L1152R、1151Tins、C1156Y等。
这时,我们或许需要选择第二代ALK-TKI了。 第二代ALK-TKI对ALK激酶区的一些耐药突变也有活性。NCCN指南推荐色瑞替尼、艾乐替尼用于克唑替尼治疗后疾病进展、耐药、转移性NSCLC患者。
但是,一些激酶域的突变不仅会导致第一代ALK-TKI耐药,也会导致第二代ALK-TKI耐药。比如:G1202R会引起色瑞替尼和艾乐替尼耐药,G2032R、1151Tins会引起色瑞替尼耐药。这个时候,就不能应用第二代靶向药,而应该选择其他药物或治疗方式。
但绘佳健康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患者必须通过基因检测来判断ALK耐药究竟是不是继发性耐药突变,否则盲试靶向药,疗效依然不被看好。
(本文封面图来源于网络,如有问题及时联系)
推荐阅读:肺癌EGFR突变相关靶向药物的介绍
联系方式 【微信:hjjk0006】【微信:hjjk1002】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