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组织学上富于梭形细胞、上皮样细胞、偶尔为多形性细胞,呈束状、弥漫排列。多见于胃和小肠,起源于胃肠道的肌层.并向胃肠外生长。极少数也可发生于胃肠道以外部位。
大部分学者认为GIST肿瘤起源于间叶干细胞,是一种具有恶性潜能的胃肠道肿瘤,具有不定向分化的多向分化特征。临床症状出现晚且无特异性。其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主要表现为腹部不适、腹部包块、腹痛、消化道出血、便血、溃疡或贫血等,也有许多患者无明显的临床表现。
它起源于胃肠道黏膜下间叶组织,可发生于从食管至肛门的任何区域,也可发生于胃肠道外的肠系膜、网膜、后腹膜。该病在中老年人群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流行学显示患者年龄为50~65岁。95%的GIST原发在胃肠道,最常见的好发部位是胃(60%~70%)、小肠(20%~30%)、大肠(<5%)、其他部位如肠系膜、网膜和后腹膜的病变不足5%。
GIST 良、恶性判别采用Sircar标准,即将GIST 的恶性指标分为肯定恶性指标和潜在恶性指标,从而将GIST分为良性间质瘤(无恶性指标) 、潜在恶性间质瘤(仅具备1项潜在恶性指标)、恶性间质瘤(具备1项肯定恶性指标或2项以上潜在恶性指标)。
肯定恶性指标为: ①远处转移(经病理证实) ; ②浸润邻近脏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