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以EGFR为靶点的靶向药物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靶向作用强,副作用比常规化疗还少,目前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
那么这些药物都有哪些呢?
吉非替尼属于第一代EGFR抑制剂,适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化学治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同时也是最常用的EGFR抑制剂。
厄洛替尼同样是第一代EGFR抑制剂,适用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化疗方案失败的局部晚期或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的三线治疗。
阿法替尼则是第二代EGFR抑制剂,适用于具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敏感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既往未接受过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或者含铂化疗期间或化疗后疾病进展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鳞状组织学类型的非小细胞肺癌。虽然是第二代EGFR抑制剂,但其作用靶点与一代药并没有太多区别,因此并不能用于一代药耐药之后的治疗。
奥希替尼是第三代EGFR抑制剂,适用于既往经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时或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并且经检测确认存在EGFR T790M突变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性肺癌。与阿法替尼不同,奥希替尼可以用于一代药耐药后的治疗,但前提是有T790M突变。
大家清楚了吗?
联系方式 【微信:hjjk1002】【微信:hjjk0006】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