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肾癌是一种高度异质性恶性肿瘤,肾透明细胞癌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约占所有肾恶性肿瘤的85%~90%。美国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美国肾癌新发病例为62 700例,占发病率第7位,死亡病例为14240例,位居死亡率前列。
我国属于肾癌低发国家,但近年来发病率持续增高,中国大陆最新癌症统计数据显示,肾癌新发和死亡病例分别为 668 000 例和 234000例,分别位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第15位和17位,总体上具有男性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城市地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农村地区等特点。
随着诊治水平的提高及临床药物的革新,肾癌的诊治取得了一定疗效。欧洲肾癌死亡率 1990 年至1994 年达到最高(4.8/10 万)、2000 年至 2004 年降至
4.1/10万,美国肾癌人群的5年相对存活率从1975年至1977年的50%增至1987年至1989年的57%、2003年至2009年达到73%,近几年中国人群的诊治有效率显著提升,这与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的问世密不可分。
肾癌相关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索拉非尼、舒尼替尼、帕唑帕尼、贝伐珠单抗、替西罗莫司、依维莫司、阿西替尼和卡博替尼等为晚期肾癌患者带来显著生存获益。此外,国内对晚期肾癌的临床研究也更加深入,如安罗替尼等多种新药临床试验相继开展。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