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千年前,乳腺癌便在古埃及和古代中国医案有所记载,中医将之称为“乳岩、乳痈”,到中世纪更有西班牙外科医生尝试手术治疗乳腺癌。虽然大部分早期乳腺癌患者经过手术及辅助治疗,能达到临床治愈。但对于晚期乳腺癌患者,生存率却判若云泥。
乳腺癌的那些事
根据《2015中国癌症统计数据》,乳腺癌已经成为我国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约占所有女性癌症总发病率的16.5%——也就是说,每8位女性肿瘤患者中,就有一位是乳腺癌患者。所幸,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我们拥有了足够的医学力量,遏住“粉红杀手”的步伐。从1896年第一例乳腺癌患者的卵巢切除术,到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乳腺癌患者最高可达到80%的五年生存率,这是我们的医学取得最伟大的成就。
乳腺癌的分类和发病机制
乳腺癌分子分型源于该疾病的高度异质性,按照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 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2, HER2)、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等检测结果排列组合,中国患者分型与西方患者一致,主要也可分为管腔A型、管腔B型、HER2高表达型、基底样型(即俗称的三阴性乳腺癌)四种。前两种分型患者呈现ER、PR阳性表达,恶性程度相对较低,手术后可酌情采用内分泌疗法,不一定要采用副作用较大的化疗;而后两种分型患者不表达ER、PR,且恶性程度较高。通过分子分型来预测乳腺癌的复发转移风险及其对治疗的反应,是乳腺癌靶向治疗和抗乳腺癌靶向药物开发的基础。
乳腺癌的发病率因危险因素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变化,目前已确定的危险因素还无法完全阐述乳腺癌的发病机理和发展过程,但他们是乳腺癌发生的主要诱因。其中,年龄和性别是最突出的因素,乳腺癌的发病率远远高于男性。遗传因素(家族史)也是乳腺癌发病的重要原因。除了基因遗传因素,中国年轻女性更易罹患生殖相关器官肿瘤有许多因素。首先西方化生活方式促使中国人饮食结构向高脂、高热转变,而运动量却在减少,从而增加肥胖、内分泌紊乱、抵抗力下降等风险;其次中国女性月经初潮年龄不断提前,而绝经年龄逐渐推后,从而使许多女性乳腺暴露于雌性激素刺激的时间延长;再者中国女性承受的社会压力远远超过西方女性:全职主妇比例很低,许多人需要同时承受教育、工作、家庭、哺育子女的重担,从而使年轻女性发生乳腺癌的风险进一步增大。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