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说到肺癌晚期,有EGFR突变,首先会想到的肺癌靶向药是哪一个?是不是吉非替尼?
肺癌晚期作为肺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病情最为严重的一个阶段,有可能无法手术,需要长期接受药物治疗。
但一旦发现突变,便又成为了相对来说治疗药物最多的癌症。这些突变包括EGFR、ALK、ROS1、MET等等,存在这些突变,至少意味着或许有能服用的药物。
其中,什么是EGFR突变?
EGFR全名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当年发现EGFR突变的美国,肺癌患者出现突变的概率较低,仅有10~15%左右。
反而是亚裔患者,特别是在我国,EGFR突变的比例约在30%左右,为患者提供了进一步治疗的机会。
EGFR抑制剂也因此诞生。ERFG抑制剂全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能够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从而引起肿瘤细胞凋亡,达到治疗的目的。
现阶段所说EGFR一代、二代、三代药物,多以出现的时间进行排序,并不是吃完第一代一定要吃第二代,而是需要根据病情判断需要接受什么样的治疗。
吉非替尼作为EGFR一代药物,EGFR突变晚期肺癌患者的一线标准治疗,已经被应用多年。
吉非替尼于2003年已在美国获批,因适应症范围为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没有明确应用于存在突变的患者,无法证明自身治疗的有效性,曾在美国遭到撤市。
后来重新获批,基于的是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成果。
而从吉非替尼获批进入我国至今也有14年,有研究也特别针对亚裔患者,验证了吉非替尼与化疗方案相比,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
不过,多年来真正的临床实践,才是医生和患者肯定吉非替尼治疗效果的最终答案,也确实有治疗效果非常好的患者,凭借吉非替尼成功存活7年以上。
有治疗效果好的患者,自然也有出现耐药的患者,根据医嘱,有的选择继续服用吉非替尼一段时间,有的则更换为厄洛替尼,有的则是检测出耐药突变,需要直接换成奥希替尼。
但要注意的是,并非标准治疗一定选择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奥希替尼都可一线应用。
厄洛替尼能够透过血脑屏障,对于脑转移的控制和治疗效果可能相对较好,而奥希替尼的一线应用,在无进展生存、总生存和脑转移控制方面都超过了原本的一代药物标准治疗。
最终如何选择肺癌靶向治疗药物,还是要综合多种因素,毕竟现实治疗过程中,不能单纯考虑治疗效果,还有患者的身体状况、医生医嘱、经济因素等。
在没有发现突变、不存在靶向药物之前,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时长多数不超过6个月。
在肺癌靶向药出现后,患者的生存得到了进一步的延长,生活质量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一个小药丸,至少能让患者每天如同健康人一样,生活、工作和学习。这才是药物存在的最大意义。
联系方式 【微信:hjjk0006】【微信:hjjk1002】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