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厄洛替尼(erlotinib)为靶向抗肿瘤药,可特异性地针对肿瘤细胞作用,抑制肿瘤的形成和生长。其在国际及国内肺癌指引中均被列为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二线药物,主要作用机制为通过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酪氨酸激酶相结合,抑制EGFR的信号传导途径,诱导癌细胞凋亡,从而起到阻止细胞增殖的作用。
皮疹是使用厄洛替尼最主要的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之一,其中3、4级皮疹的发生率为9%。
那么为什么服用厄洛替尼会出现皮肤黏膜反应?
厄洛替尼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皮疹反应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其发生可能与皮肤中HER1(EGFR)受到抑制相关。皮肤组织检验发现,厄洛替尼药物剂量的增加可导致血浆药物浓度的增加,而且与p27表达增加相关。p27是一种细胞周期抑制剂,当HER1(EGFR)受到抑制时,p27的表达水平上调。厄洛替尼治疗过程中主要抑制了皮肤基底角质化细胞中的EGFR磷酸化,并减少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表达,从而导致角质化细胞的生长抑制、提前分化以及异常迁移。
此外,厄洛替尼尚具有诱导炎性细胞化学诱导物释放的作用,诱导白细胞聚集,进而释放蛋白酶类导致角质化细胞凋亡。凋亡细胞在真皮层下蓄积,可进一步导致皮肤的损伤。
更多关于厄洛替尼相关问题,可咨询绘佳医疗为您解答!现在咨询,就可以向客服申请300-900元不等的医疗救助金,实实在在帮您节省花销【点击咨询】。咨询热线【0532-80921197】
联系方式 【微信:hjjk1002】【微信:hjjk0006】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