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小板是从骨髓成熟的巨核细胞胞浆解脱落下来的小块胞质。对机体的止血功能极为重要。主要就是凝血和止血,修补破损的血管。血小板的表面糖衣能吸附血浆蛋白和凝血因子Ⅲ,血小板颗粒内含有与凝血有关的物质。
血小板降低后患者常有消化道、泌尿道出血,眼结膜下出血,皮肤黏膜出血,术后大出血等,严重时脊髓或颅内出血,还可能下肢麻痹或颅内高压,危及生命。如不及时治疗,有转化为再障、白血病等风险,增加治疗上的难度,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
艾曲波帕是一种口服的血小板生成素(TPO)受体激动剂,于2008年在美国上市,最初用于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后经过临床试验,证实艾曲波帕不仅可促使巨核细胞的增殖、分化,促进血小板的生成,还有促进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从而改善造血功能的作用,于2014年批准用于治疗经免疫抑制疗法无效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那么服用艾曲波帕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
空胃给药(餐前1小时或2小时),艾曲波帕和其它药物、食物或多价阳离子(如,铁、钙、铝、镁、硒,和锌)添加剂间允许间隔4小时。实际上大多吃药调整为晚上或凌晨。清淡饮食,忌辛辣刺激食物,忌过分油腻,避免不洁饮食;
2、副作用主要有恶心、呕吐、肌肉痛、感觉异常、白内障、消化不良、瘀斑、ALT/AST增加和结膜出血等。16周之后没有观察到血液反应就停止治疗;
3、多休息,忌过度劳累,过度体力活动,规律作息,忌熬夜、情绪大幅度波动。多漱口,保持口腔卫生,换季时节注意防护,避免感冒、呼吸道感染、胃肠炎等;
4、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遵医嘱决定复查间隔),如实详细记录检查结果、不良反应,定期随诊,决定是否调整治疗方案;
5、艾曲波帕疗效稳定的患者,可以考虑停药,即便复发,再次治疗有效率仍较高;
6、艾曲波帕治疗后,尤其是短期(1年内)应该评价其疗效及染色体变化,决定后续治疗有无调整;
7、治疗后即便停药,也应该定期进行骨髓检查进行评价,因为目前缺乏长期观察结果作为指导。
如果您需要病历翻译服务,可点击下方咨询,或拨打4006570919。
联系方式 【微信:hjjk0006】【微信:hjjk1002】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