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乳腺癌是目前女性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且发病率呈逐年递增,对于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可以降低术前临床分期,缩小原发灶范围,控制远端转移及体内药敏试验的作用,同时为术后辅助治疗提供指导。
乳腺癌同时也是一种激素依赖性恶性肿瘤,临床上通常通过检测乳腺癌组织中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来决定术前新辅助化疗的方案及术后是否需要内分泌治疗或靶向治疗。
由于术后的内分治疗及靶向治疗主要取决于以上标志物的表达状态,所以在新辅助化疗作用于残余癌组织中,这些肿瘤标志物的表达是否一致还存在争议,这些标志物表达的变化对于后续治疗方案的影响仍存在定论。
据美国癌症协会统计,乳腺癌是当前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占女性全部恶性肿瘤的30%。其中80%的乳腺癌患者激素受体表达阳性,故乳腺癌是一种受激素水平影响很大的恶性肿瘤。
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广泛存在于乳腺癌上皮细胞内,对乳腺细胞的增值与分化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相对分化程度高,恶性程度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作为乳腺癌预测预后的独立因素,Her-2过表达的患者往往恶性程度高,预后不佳。
而术后是否进行辅助内分泌治疗及靶向治疗主要取决于ER、PR、Her-2的表达状态,所以上述标记物在新辅助化疗前后表达状态是否一致,对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深刻影响。
联系方式 【微信:hjjk0006】【微信:hjjk1002】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