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通人不会明白"非霍奇金""弥漫大B细胞型""非生发中心起源""淋巴瘤"等陌生词汇,但这些词汇对于癌症患者来说,意味着治愈率极低。
淋巴瘤虽然不如肺癌、胃癌、肝癌、乳腺癌等高发,但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且呈现年轻化趋势。淋巴瘤的发病人群以儿童和青壮年最为多见,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于恶性淋巴瘤的患者平均年龄为49.9岁,低于所有恶性肿瘤平均病死年龄58.2岁。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淋巴瘤发病率年增长率为7.5%,是发病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最新生存数据报道显示,2003 至 2015 年,全中国 16 903 例淋巴瘤患者的 5 年总生存率(OS)仅为 37.2%。
依鲁替尼自2013年11月美国上市用于治疗套细胞淋巴瘤以来,经过多年的临床实验研究,发现其所治疾病又新增了4种。在各方面数据都显著的情况下,中国药监局于2017年8月批准依鲁替尼用于治疗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治疗的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和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
我们都知道依鲁替尼是一种治疗淋巴瘤效果很明显的药物,众所周知,一般情况下服用药物期间都会产生一些副作用,作为淋巴瘤类靶向药物,依鲁替尼在服用期间又有哪些副作用呢?
1、淋巴细胞增多:绝大多数患者可以在淋巴结、肝脾迅速缩小的同时发生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快速增高。这是获得治疗反应的表现而不代表疾病进展,在医生的专业监测下,淋巴细胞增多可以自行改善。
2、出血倾向:多数患者表现为皮肤黏膜的出血点。严重出血极少见。但是,依鲁替尼可以在使用抗凝剂或药物以抑制血小板功能药物的患者增加出血风险。为避免围手术期出血风险,在手术之前和之后至少3-7天应停用依鲁替尼。
3、心房纤颤:在少数患者可以看到心房纤颤的不良反应。因此有心脏基础疾病的患者需要密切观察这一不良反应。
4、皮疹:少数患者发生皮疹,往往不需特殊处理,可以自行改善,部分患者对抗过敏治疗反应好。
以上内容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需要病历翻译服务,可点击下方咨询,或拨打4006570919。
联系方式 【微信:hjjk1002】【微信:hjjk0006】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