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肾癌,在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排名不到前十,但如今的情况是逐年上涨,近几年来,增加了足足1.6%,达3.8%的占比。肾癌的总体预后算是良好,局限期术后5年生存率将近92%,进展期5年生存率约12%,而目前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患者初诊时是进展期。约80%的患者为透明细胞癌,身下的20%包含了集合管癌、乳头状癌、嫌色细胞癌等,一般诊断时的年龄在60岁上下。
晚期的肾癌已经出现转移或者复发的,以靶向治疗、细胞因子治疗为主,这几年很受推崇,肾癌是靶向治疗的前沿阵地,8年来关于肾癌的靶向药物的临床研究如火如荼进行,部分已获批入市,如舒尼替尼、索拉非尼、帕唑帕尼等。
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舒尼替尼自2006年正式进入临床以来,国外已有Ⅲ期临床研究证实其在晚期肾细胞癌(RCC)患者中的疗效优于干扰素-α(IFN-α),奠定了其在晚期RCC一线治疗中的标准地位。鉴于此,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于2007年批准舒尼替尼豁免临床试验上市,并于2008年启动了舒尼替尼一线治疗中国晚期RCC患者的单臂、开放、多中心、Ⅳ期临床研究,以探索舒尼替尼用于中国晚期RCC一线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中国证据表明舒尼替尼是适合中国晚期RCC患者的一线治疗药物 该项中国Ⅳ期临床研究在全国11家肿瘤中心和泌尿外科共入组了105例不能手术的晚期RCC患者,采用舒尼替尼50 mg/d,口服4周,停药2周方案(4/2方案),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反应。主要终点是无进展生存(PFS)期,次要终点是客观缓解率(ORR)、总生存(OS)期,1年OS率和安全性。
舒尼替尼作为全球应用最为广泛的晚期肾癌靶向药物,与干扰素相比,无疾病进展时间从5.1个月提升至11月,提升115%,肿瘤缓解明显,从12%提升至47%,使晚期肾细胞癌患者生存期从14个月延长至28个月以上,并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肾癌发生转移和复发并不代表就是死亡,找到合适的治疗手段后,许多患者可长期带瘤生存,舒尼替尼具有独特的靶点PDGFR-α、CSF-1R,在治疗肾癌的转移灶方面更具优势。
如果您需要病历翻译服务,可点击下方咨询,或拨打4006570919。
联系方式 【微信:hjjk0006】【微信:hjjk1002】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