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脏一直被称之为“哑巴器官”,出现病变之后不会像肺部、胃部等器官发生不适反应。此外,肝脏具有强大的再生及代偿能力,即便只有30%的肝脏正常运转,人体的正常活动也能维持。因此,肝癌早期是几乎没有任何明显症状的,而且进行肝功能检查时也不会显示异常,导致很多人发现不了。
再加上肝癌病情进展快,等到出现明显的不适时,已经到了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而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肝癌早期诊断率不足15%,绝大多数患者被发现时已到中晚期。那么中晚期肝癌应该怎么办呢?难道只能坐等死亡来临吗?
据了解,得益于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可用于肝癌治疗的分子治疗越来越精细化、个体化,根据患者的不同特异性,选择不同的药物来改善患者的预后生存,目前药物已经在晚期的肿瘤患者中取得了比较好的疗效。
其中,乐伐替尼这个药物备受关注,作为一款口服靶向治疗,具有不同于其他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的有效的选择性和结合模式,基于其良好的治疗效果,其于2018年正式获批用于治疗肝癌患者。
有一项研究显示,于索拉非尼相比,乐伐替尼可以获得更好的疗效,乐伐替尼和索拉非尼的缓解率对比是:37% VS 8%,大幅优于索拉非尼,无进展生存期PFS也是:9.3个月 VS 3.6个月。目前乐伐替尼已经成为我国肝癌患者的一线用药。
联系方式 【微信:hjjk0006】【微信:hjjk1002】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