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癌是国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列第一的癌症,治疗方面早期肺癌可以采用手术治疗手段,手术也是目前为止唯一能治愈肺癌的方法。而由于肺癌早期的隐匿性,许多患者一旦确诊就是晚期,晚期患者常用的治疗方式就是靶向治疗,而靶向治疗的基础便是基因检测。
据了解,非小细胞癌患者如果检测出ALK基因突变,便是一件比较“幸运“的事情,它的幸运体现在虽然此类基因突变概率很小,不过对应靶向药却十分丰富并有效,患者生存期将被大幅延长。所以,ALK基因突变被誉为肺癌中的“钻石突变”。
据统计,ALK基因突变出现在大约3-5%的非小细胞肺癌中。ALK基因重排患者往往是年轻人(确诊时大约50岁),和从不吸烟者(约70%-75%),或少量吸烟者。绝大多数表现为腺癌,且无性别倾向。而可用于此类基因突变治疗的药物当中,就包括了第一代:克唑替尼,第二代:色瑞替尼、阿来替尼、布加替尼以及第三代:劳拉替尼。
治疗效果方面,也有大量研究证实了这些药物的有效性,我们以布格替尼为例,其于2017年顺利上市,成为ALK突变阳性的二线用药,被批准用于治疗克唑替尼用药期间进展或无法耐受克唑替尼的ALK阳性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相关研究显示,布格替尼的有效率高达50%。
更值得一提的是,针对脑转移患者,布加替尼也展现出了具备透过血脑屏障的能力,对于脑转移病灶具备疗效。
联系方式 【微信:hjjk0006】【微信:hjjk1002】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