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小细胞肺癌是一种特别常见的肺癌类型,当患者确诊肺癌的时候大部分都是到了晚期,这个时期患者的治疗就会选择靶向治疗。对于基因检测是ALK基因突变的患者来说,他们的治疗方案就会使用到克唑替尼。
克唑替尼是一种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类靶向药,能够选择性结合ALK、ROS1、MET三种肺癌中常见的驱动基因变异位点产生的受体,阻断下游信号通路的激活和传递,从而抑制存在这些突变的癌细胞生长和增殖,发挥抗癌作用。
克唑替尼一线治疗ALK、ROS1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1-19个月,意思是50%接受治疗的患者,肿瘤不明显增大而且存活的时间是11-19个月。
克唑替尼用于ALK融合、ROS1融合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包括一线或二线治疗,其中ALK融合适应症获批相对较早,但克唑替尼一线治疗的地位,已经被二代、三代ALK靶向药取代,目前应用比较有限;而对ROS1融合阳性患者,克唑替尼则是首选治疗。
在临床III期PROFILE 1014研究中,克唑替尼一线治疗ALK融合阳性患者,对比化疗显著延长了无进展生存期(PFS),两组中位PFS分别为10.9个月和7.0个月,克唑替尼使疾病进展风险下降55%;
而在总生存期(OS)方面,克唑替尼组的中位OS经长期随访仍未达到,而化疗组为47.5个月,两组患者的4年生存率分别为56.6%和49.1%。在化疗组患者超过80%此后使用克唑替尼,显著改善生存的情况下,克唑替尼一线治疗仍体现明显的生存获益,如果没有交叉治疗,则克唑替尼组患者OS可能是化疗的4倍。
联系方式 【微信:hjjk0006】【微信:hjjk1002】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