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素瘤的治疗整体而言以手术为主,并伴有辅助治疗,但近些年来,在药物治疗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黑色素瘤早期治疗以手术为主,手术方式为扩大切除,扩切范围根据T分期( 浸润深度)决定。浸润深度≥1mm 或伴原发灶溃疡建议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前哨淋巴结活检阳性( 淋巴结中肿瘤直径≥0.1mm) 或临床诊断为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应行区域淋巴结清扫。对于移行转移的患者建议行隔离肢体热灌注化疗( ILP) 或隔离肢体热输注化疗( ILI) 。
辅助治疗推荐 1 年高剂量 α- 2b 干扰素治疗, 主要适应人群为ⅡB 期以上( 含ⅡB 期) 的高危术后患者。区域淋巴结转移≥3个、区域淋巴结未能清扫彻底、转移淋巴结囊外侵犯或转移淋巴结直径≥3cm建议行区域淋巴结的辅助放疗。
近 2 年来Ⅳ期或不能手术切除的黑色素瘤患者的治疗已获得突破性进展,2011年,新型免疫药物抗 CTLA-4 单抗 Ipilimumab 和特异性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Vemurafenib两种新药在 III期临床研究中取得成功,改变了黑色素瘤几乎无药可救的窘境。
治疗手段的突破和革新为黑色素瘤患者带来了福音。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