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LK(间变性淋巴瘤激酶)基因突变多见于肺癌、间变性淋巴瘤等疾病中,其整体的发生率并不高。
在非小细胞肺癌中,ALK融合突变阳性的肺癌比例不到5%。
但是这个突变,被俗称为“钻石靶点突变”,而对于ALK突变的一线靶向药有,克唑替尼,二线靶向药有布格替尼,艾乐替尼,供大家选择。
依据绘佳医疗提供的资料得出。
靶向药的特点是针对性强,虽然是叫做一、二、但是服用时却并不是按照严格意义上的顺序服用。
所以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解一下,克唑替尼,布格替尼和艾乐替尼到底怎样的服用顺序效果最好。
那么克唑替尼,布格替尼和艾乐替尼对比,谁才是一线治疗最好的选择
绘佳医疗根据权威医学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公开了一项重磅临床统计资料:对于新确诊的ALK融合的肺癌患者,使用艾乐替尼比使用克唑替尼的效率高,副作用小。
这个三期临床试验代号ALEX,是一个全球多中心的临床试验。
该实验招募了303位初诊的ALK阳性非小肺癌患者:其中152位使用艾乐替尼,口服600mg。
每天两次;151位使用克唑替尼,口服250mg,每日2次
这项临床研究中最终使用结果为,艾乐替尼组的有效率是82.9%,包括4%的患者肿瘤完全消失;克唑替尼组的有效率75.5%,1%的患者肿瘤完全消失。
如果只看有明确脑部病灶的患者,艾乐替尼的有效率81%(21位患者里面17位有效),克唑替尼组的有效率只有50%(22位患者里面11位有效)。
最终比分2:0,艾乐替尼胜,尤其是对于脑转的患者。
具体统计资料如下:
无进展存活期
独立的评审委员会评估艾乐替尼组的无进展生存期是25.7个月,克唑替尼组只有10.4个月。
艾乐替尼足足提高了15.3个月,完爆克唑替尼。
具体数据如下:
脑部控制
用药一年之后,艾乐替尼组的脑部进展比例只有9.4%,而克唑替尼组高达41.4%。
艾乐替尼又胜,脑转移是老药克唑替尼的硬伤,所有目前都在服用克唑替尼的ALK阳性的患者一定注意及时检测脑部情况。
具体数据如下:
另外权威《柳叶刀》医学杂志公布了在日本进行的一个艾乐替尼和克唑替尼的三期临床试验J-Alex:艾乐替尼依然完爆克唑替尼,有效率92% VS 79%,无进展生存期 至少20个月 VS 10.2个月。
不过,大家要注意,日本临床项目中艾乐替尼的剂量是300mg,而今天这个新的三期临床剂量是600mg,或许日本的这个剂量对中国的患者更有参考意义。
所以,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两个三期临床试验证明艾乐替尼效果比克唑替尼效果好,副作用也不大,这是ALK+肺癌患者的新选择。
针对二线药物选择,布格替尼,艾乐替尼谁的效果最好
虽然艾乐替尼已经很有效,但是在克唑替尼耐药后的二线治疗上,布加替尼相对于艾乐替尼和色瑞替尼数据却是最牛的。
二线PFS的数据分别为:布加替尼15.6月>艾乐替尼 8.9月>色瑞替尼的7.2月。
且布加替尼有EGFR/ALK双靶点,在EGFR的耐药处理上也有一定的用武之地,如布加替尼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C797C与T790M顺式共发突变的肺癌患者
下图是各种二线治疗方法对比,可以发现二线使用布格替尼的效果似乎优于艾乐替尼,但目前还没有布格替尼一线治疗ALK突变病人的治疗数据,而且最重要的是二代ALK药物对脑病灶的控制能力都不错,这对于病人的生活质量是影响很大的。
不论是克唑替尼、布格替尼、还是艾乐替尼都是药效很好的靶向药,但是在临床上人们常常根据药物各自侧重点不同,将药物用于不同的领域。
随着靶向药不断的进步,患者也有了越来越多的选择,希望大家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联系方式 【微信:hjjk1002】【微信:hjjk0006】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