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的重要特点为肿瘤组织具有丰富的脉管系统,从超声造影图像中可见肿瘤组织表面布满走向迂曲、杂乱无章、管径细小的血管。肝癌血管生成是一个受血管生成促进因子和抑制因子共同参与的复杂过程,常见的促血管生成因子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酸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促血管生成素(Ang)、缺氧诱导因子、血小板衍化内皮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炎性因子、环氧化酶-2、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转化生长因子等。常见的抑制血管生成因子有:血小板反应蛋白、血管抑素、内皮抑素、血管他汀、内皮他汀、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等。而其中VEGF/VEGFR、PDGF/PDGFR、FGF/FGFR、Ang/Tie-2可以直接作用于EC。
VEGF是目前发现的最重要的促血管生成因子,已证实肿瘤细胞能合成并周期性分泌VEGF,VEGF的分泌受缺氧、低血糖、低pH值、激素和某些癌基因的诱导。当VEGF/VEGFR通路激活后,完成下游信号通路传导,进而促进原有血管基础上的有丝分裂,增加血管通透性,促进新生血管的生长。
研究证实在正常肝组织中VEGF、VEGFR的表达极低,而在原发性肝癌中过表达。PDGF是多种间质细胞的重要增殖和趋化因子,同时它也是一个潜在的转化生长因子,可通过促进这些细胞的增殖及上调VEGF的表达,诱导新生血管生成。EC还可通过自分泌产生及释放FGF,促进肝癌细胞增殖,同时激活肿瘤侵袭力、诱导肿瘤血管再生。
它可与VEGF共同维持EC的存活和增殖,并可上调VEGF的表达,促进血管形成。Ang是一种特定的血管生成因子,主要通过与酪氨酸激酶受体Tie-2结合来激活下游传导通路,促进血管生成,破坏血管稳定。
其中Ang-1与Tie-2结合后,促进活化的Tie-2内皮细胞招募周围的平滑肌细胞及周细胞,促进血管的稳定及成熟。而Ang-2被认为是Ang-1的竞争性拮抗剂,抑制血管的成熟,导致血管内皮失去正常的微环境,为新血管的形成创造条件。
因而 Ang-2 可能在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的早期起作用, 而 Ang-1 主要作用在中晚期,加固血管的成熟及稳定。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