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T蛋白是c-kit基因编码的Ⅲ型酪氨酸激酶,与黑色素周期关系密切。KIT突变在黑色素瘤中仅占3%,但在慢性日光皮损相关黑色素瘤和肢端及黏膜等特定部位黑色素瘤中可占23%。
一项包含502例中国黑色素瘤患者的基因变异分析研究显示,17%的患者存在c-kit基因变异,因此以c-kit为靶目标的靶向治疗对中国黑色素瘤患者显得十分重要。
伊马替尼是针对KIT突变的分子靶向药物,获FDA批准可用于KIT突变的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治疗。2011年,中国的一项Ⅱ期临床研究首次报道43例C-KIT变异的晚期复发难治性黑色素瘤患者使用伊马替尼的结果,疾病控制率达6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9个月,有效率近30%;有效率较标准化疗方案治疗的黑色素瘤患者提高近6倍。
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治疗指南于2013年将甲磺酸伊马替尼作为KIT突变的转移性黑色素瘤的指导用药。另外,对于伊马替尼耐药的c-kit突变黑色素瘤患者,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抑制剂也是可供考虑的选择。
诚然,上述单药靶向治疗对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反应率和生存期都有提高,但是也有许多弊端,如临床不良反应、反应持续时间缩短和耐药等,限制单药治疗的效用,因此不同靶向药物的联合应用应运而生。目前有许多可能的机制解释耐药的现象,其中MAPK通路再激活是造成BRAF抑制剂耐药的主要原因,约占黑色素瘤的80%。
MAPK通路的再激活有以下一些解释:(1)通过RTK活化和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激活,减弱RAF抑制剂的作用;(2)BRAF抑制剂可以通过再激活MEK/ERK信号,诱导RAS突变的肿瘤生长和转移;(3)通过MAPK通路的下调因子神经纤维素(nervefiber1,NF1)沉默,导致RAS活化及CRAF二聚化,MAPK通路过度激活;(4)通过RAF激活;(5)通过MEK和MEK活化激酶,如混合线状激酶(mixedlinearkinase,MLK1-4)功能的突变引起肿瘤进展;(6)免疫浸润,BRAF抑制剂的抗肿瘤活性作用与免疫抑制的细胞因子减少、CD8+T细胞浸润和黑色素瘤的T细胞识别有关。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