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构建公益与健康医疗生态近四年后,爱心筹成立了绘佳新药患者招募平台,正式切入患后医疗场景的核心。
药企与招募平台的相互需要
2018年5月,个人大病求助领域头部平台爱心筹宣布成立“绘佳新药患者招募平台”,该平台一头链接药企与科研中心,一头链接患者,将传统招募平台单一的寻访模式转移至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帮助改善目前国内临床试验受试者招募难的困境。
医药创新是一场争分夺秒的竞赛,对于很多创新药企而言,药品研发的投入巨大,而药品价值的唯一试金石就是临床试验的结果。早一天开始临床试验就可能早一天让患者用上创新药,也早一天为企业带来回报,这对于一些初创企业来讲尤其关键。
负责人郭瑜介绍,有了绘佳新药这个平台,患者相当于多了个可时时了解最新临床项目的工具:只需要通过关注微信就可实现,操作简便。另外,平台还提供专业的新药资讯,方便患者了解疾病知识、治疗方案等。
“中国每年有超过400万人被确诊癌症,但治疗率仅有30%,庞大的肿瘤患者群体,对临床招募的了解可以说是知之甚少。”郭瑜坦言,正因如此,临床患者招募要跑通整个链路并不容易。“先把平台和业务管线真正完善了,才能让癌症患者真正受益,在此基础上,提高药企临床环节的成本压缩与上市进度的快速推进。”
利用场景与口碑传播,是绘佳新药的独特优势
“做患者招募这件事对平台的发展来说意义非常大”,郭瑜坦言,“之前,爱心筹在互联网公益领域做了很多事情,在持续往前走,涉及医疗核心的还不是很多。作为一家医疗健康领域的头部公司,一定要深入医疗的内核中,切入临床招募是非常好的入口。”
在郭瑜看来,患后场景的需求明确,一是肿瘤的治疗需要高额的治疗费用来维持,而事实上缺乏医疗资金是我国很多民众在不幸遭遇病痛时普遍都要面对的困境,爱心筹大病求助业务所具有的巨大潜力慢慢开始展现。二是患者在确诊后需要得到有效的治疗方案来控制病情往恶性发展,疾病危机教育让这部分患者人群的“求生”需求被激发,当现行治疗方案不佳的情况下,参与临床试验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尝试。在满足这两方面的需求上都可以发挥互联网平台的作用,绘佳新药可以跟爱心筹业务形成强大的联动与粘合。
截止目前,爱心筹已累计超1.4亿注册用户,帮助全国超40万大病家庭筹集近60亿救命钱。数据背后,是平台自成立之初便确立的“经营信任”这个核心发展理念。对绘佳新药而言,“用户第一”始终是第一原则。“对于平台来说,所谓运营、所谓流量,不建立在优秀的产品、良好的用户体验的基础上,一切只会起反效果。”郭瑜说道。正因为如此,绘佳新药发展一年多以来,已有超20万人通过平台寻求帮助。
用健康的商业模式持续造血
目前,爱心筹&绘佳新药的整个商业模式已开始趋于稳定和清晰。“爱心筹互助”“爱心筹”“绘佳新药”三大业务,以医疗健康保障的不同需求阶段为线索,分别通过网络互助、个人大病求助、患后临床试验入组三大完整场景化生态,来满足各类用户多元化多层次需要。
“互联网和医疗的跨界非常困难,因为整个内容跑通需要涉及政策导向、流量转化、渠道下沉,医院对接等多个环节问题。但基于爱心筹精准的用户画像,受试者临床试验招募平台是很好的切入点,因为患者将对绘佳新药的依从性非常高。”郭瑜表示。
据了解,目前绘佳新药已与北京肿瘤医院、北京协和、上海东方医院等多地三甲级医院建立合作,与全国其他地区权威医疗机构的合作也将在此基础上陆续落地。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