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FP方案(5-FU+DDP)
5-FU、DDP均为对肝癌有效的单药,且两者同用有明显的协同作用,而对骨髓抑制不明显。
(二)FAP方案(5-FU+ADM+DDP)
FAP方案即在5-FU、DDP的基础上再加上对肝癌较有效的ADM类药物,可试用于一般情况好,无严重心、肾疾患的患者。
(三)FM方案(5-FU+MMC)
5-FU、MMC均为治疗肝癌有效且较常用的药物。FM方案曾为治疗消化道肿瘤的最常用方案之一,近年由于MMC的毒性而少用,但在肝癌的局部化疗中仍较常采用。
(四)FAM方案(5-FU+ADM+MMC)
在FM方案基础上再增加ADM类药可能有助于提高疗效,但将增加毒副反应。FAM曾为治疗胃癌的首选方案,也是目前肝癌局部化疗中的常用方案。
(五)FPM方案(5-FU+DDP+MMC)
5-FU、DDP、MMC三药联合也是目前肝癌化疗的常用方案之一。常采用5-FU1.Og、DDP60-80mg,MMC10-20mg肝动脉内一次性灌注,每月重复。栓塞化疗时常将DDP"MMC混入碘油灌注。
(六)EA方案(VP-16+ADM 肝癌化疗的药物
1、蒽环类抗肿瘤药
ADM曾作为PLC的标准化疗用药,但其毒副作用和化疗相关性死亡率高,难以在临床中推广。脂质体阿霉素具有在肿瘤组织中高聚集、毒副作用较小的优势。伊达比星胶囊是一种口服的蒽环类药物,单药治疗有效率(RR)为17.5%,中位进展时间(TTP)为4个月,安全性好,值得进行多中心临床研究。
2、氟尿嘧啶类
氟尿嘧啶类药物是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基本用药,是第一个用于PLC系统性化疗的药物,加用亚叶酸钙可增加胞内亚叶酸水平,增强疗效。作为一种细胞周期特异性抗代谢药,持续给药更符合药理学特点,应用卡莫氟600 mg/d,连续用药4周以上,在18例可以评价的晚期肝癌患者中取得了16.7%的有效率;Lencioni应用去氧氟尿苷治疗的有效率为17%;Yehuda报告,37例晚期肝癌患者接受卡培他滨2000 mg/m2/d,连用14天治疗,3周重复1次,有效率为11%,MST为10.1个月。
3、铂类
铂类属广谱有效的抗癌药,Okada完成的顺铂(PDD)治疗肝癌的Ⅱ期临床试验中,应用PDD80 mg/m2,每4周重复,15.4%的患者取得了部分缓解(PR),且疗效维持>3个月。奥沙利铂(L-OHP)是第三代铂类,已在部分消化道肿瘤中显示较顺铂有更好的疗效,且毒副作用少。在2004年ASCO会议上报告的Ⅱ期临床试验中,14例复治患者中,有1例取得PR,且维持疗效达9个月,6例疾病稳定(SD),中位TTP为2.7个月,MST为10个月。
4、喜树碱类
伊立替康单药125 mg/m2,每周1次,连用4周,停2周为1周期,14例患者中有1例取得PR,疗效持续7个月,RR为7%,毒副作用轻微;2002年ASCO会议上报告了一种喜树碱类新药依喜替康(exatecan)治疗43例患者,PR2例,好转(MR)6例,SD14例,中位TTP为3.3个月,MST为7.4个月。
5、吉西他滨
吉西他滨Ⅱ期临床试验的研究方案是每周1250 mg/m2,连用3周,停1周。在接受治疗的28例患者中,5例PR,RR达17.8%,7例SD,16例疾病进展,中位TTP12周,MST18.7周,剂量限制性毒性是血小板下降。
联系方式 【微信:hjjk1002】【微信:hjjk0006】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