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癌是常见的肺部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但相对于其他肿瘤的常规治疗来说,肺癌目前已经明确了较多的驱动基因的靶点,从而有了多种靶向药物治疗方案。
我们比较常见的靶向药主要有应对EGFR突变的吉非替尼、阿法替尼、厄洛替尼等以及应对ALK重排或ROS1靶点突变的克唑替尼等。这些靶向药都属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即俗称的TKI。
TKI靶向药可以阻断酪氨酸激酶的活性,通过抑制细胞信号转导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繁殖,促进细胞凋亡,从而定向杀死癌细胞。但是TKI靶向药有一个缺点,即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癌细胞可对其产生耐药性,影响疗效。
研究发现,TKI耐药的原因主要有,药物靶点内出现继发性的突变,导致之前的靶向药物不再灵敏;促癌旁路信号被激活,癌细胞绕开了原来的作用靶点等。科学家们针对这些原因,研制出不同的改善方案。
比如针对EGFR原靶点内的继发突变T790M,科学家研制出了新的靶向药物奥西替尼(AZD9291),其研究结果显示,对耐药后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达61%。另外针对ALK重排的患者,吃克唑替尼出现耐药后可继续服用色瑞替尼或艾乐替尼,研究显示克唑替尼耐药后服用这两种靶向药,有效率可达50%以上。此外,还有许多新型的TKI靶向药正在开发中。
通过上述讲解,相信大家已经清楚的了解了肺癌靶向治疗及相关耐药问题,如果您有任何肺癌靶向药的问题,可拨打0532-80921197进行咨询,绘佳医疗会为您提供专业的医学服务。
(本文封面图来源于网络,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
联系方式 【微信:hjjk0006】【微信:hjjk1002】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