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获得性出血性疾病,以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以及缺乏任何原因为特征。
目前认为ITP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是由于人体产生抗血小板自身抗体导致单核巨噬系统破坏血小板过多造成血小板减少,其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清楚,发病机制也未完全阐明。儿童ITP的发病可能与病毒感染密切相关
一般起病隐袭,表现为散在的皮肤出血点及其他较轻的出血症状,如鼻衄、牙龈出血等。紫癜及淤斑可出现在任何部位的皮肤或黏膜,但常见于下肢及上肢远端。
ITP的治疗应个体化。一般说来血小板计数大于50×109/L,无出血倾向者可予观察并定期检查;血小板计数介于(20~50)×109/L之间,则要视患者临床表现/出血程度及风险而定;血小板小于20×109/L者通常应予治疗。
本病治疗的目的是控制出血症状,减少血小板的破坏,但不强调将血小板计数提高至正常,以确保患者不因出血发生危险,又不因过度治疗而引起严重不良反应。
而艾曲波帕便是一种蛋白质的人造形式,能够增加人体血小板(血液凝固细胞)的生成。艾曲波帕可以通过增加血液中的血小板来降低出血风险。
在艾曲波帕的三期临床研究中,共114例患者参加,血小板计数均<30× 109/L,按照2:1的比例分为艾曲波帕组和安慰剂组。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和安慰剂组分别有59%和16%的患者血小板计数≥50× 109/L,治疗组和安慰剂组的血小板平均计数分别为69× 109/L和18× 109/L。
由此可见,艾曲波帕的治疗效果显著,是患者的良好选择。
联系方式 【微信:hjjk0006】【微信:hjjk1002】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