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发生下肢水肿的情况是多样的,不仅仅会发生在癌症患者身上,没有患病的人也可能会发生。例如老年下肢静脉不全性水肿、年经女性周期性或自发性水肿。但癌症患者因为疾病的原因更容易发生下肢水肿,这一症状只是癌症病程中会出现的多种不适症状中的一种。
01
出现下肢水肿的原因
凝血功能的改变,且患者活动减少都会导致下肢深层静脉栓塞频发。通常会表现为栓塞处以下肿痛,一般检查可用静脉彩超。
患者营养不良,蛋白量下降,出现恶病质,维生素B1缺乏等等情况导致的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液体渗出血管,流到组织间隙里。
患者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发生功能性障碍或器质性改变。心脏功能减退,由于右心衰竭,静脉不能顺利回流入左心室,静脉高压,血浆渗出,可致水肿;由于肝功能受损导致门静脉回流受阻及门静脉高压,导致水肿,特别是肝腹水;由于肾脏疾患或某些药物引起的水、钠潴留,可出现水肿。
肿瘤压迫血管或淋巴管,导致血管或淋巴液回流障碍,在局部潴留且长时间累积,渗入皮下组织,导致水肿。
根据原因,癌症患者下肢水肿可分为以下几类:
营养不良性水肿:下肢出现最早,乃至蔓延全身;
肾源性水肿:常见下肢,但首先出现于面部、眼睑,才向下波及下肢及全身,常伴少尿、夜尿、多尿;
心源性水肿:脚踝出现最早,会波及全身;
肝源性水肿:腹水情况明显,浮肿从脚裸开始,向上蔓延 但很少到上肢及头面部;
单侧下肢水肿:可能是肿瘤压迫一侧盆腔或下肢静脉,或下肢栓塞性静脉炎淋巴管炎等所导致,一般不会全身蔓延,会局限于单侧下肢。
双侧下肢水肿:对老年癌症患者来说,双侧下肢水肿导致病因不明。可能其他器官病变继发双侧下肢水肿,不过不一定是直接原因,也可能是脏器衰竭。
需要注意
在鉴别什么原因导致的下肢水肿时,需要注意:
水肿发生的时间,发生患肢单侧还是双侧,有没有伴有外伤、红肿、热痛,通过休息或抬高一晚有没有缓解,按压水肿患处能不能回弹,皮肤触感有没有改变,是否有下肢静脉曲张或者色素沉着出现,近期饮食情况、排尿、服药是否规律,癌症类型有没有转移、若转移,发生在什么部位,近期接受的治疗,是否有其它感染等等。
如何缓解患者下肢水肿及继发的不良后果?
1、调整饮食,少盐且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多食用膳食蛋白,提高血浆蛋白含量;
2、使用弹力袜,可减少如红、肿、痛、静脉曲张、色素沉淀以及皮肤溃疡等情况。
注:图片为某弹力袜广告
3、 营养不良性水肿,改善患者饮食、增加进食量,不奏效也可直接针剂补充白蛋白,再配合利尿剂控制水肿。
4、 肾衰造成蛋白不足可以增加蛋白摄入;
5、 严重贫血患者考虑予以输血,并对症治疗;
6、 若因药物副作用导致的下肢浮肿,可替换药物、调整用药量,若不能可尝试利尿剂;
7、 蜂窝性组织炎患者,可使用抗生素治疗,同时治疗香港脚等等诱因,若反复发生,可服用维生素预防;
8、淋巴水肿患者,可规律运动、抬腿、避免高温日晒、使用乳液避免干燥,并配合物理治疗或淋巴按摩,严重者需考虑手术。一般而言,淋巴水肿很难全部治愈,而且使用利尿剂作用有限;
9、 静脉功能不良的患者,可多抬腿、穿弹力袜,或间歇性充气加压治疗,也可选用短期利尿剂。另外,还可局部涂抹类固醇药物减少后续的色素沉着或皮炎。但不可使皮肤损伤,不然会导致溃疡。
10、 心、肾、肺等脏器病变引起的水肿,范围超出下肢时,需要对症治疗,如心包积液需抽液、瘤体堵塞尿路需放置引流等。同时,配合利尿剂控制水肿症状;
02
癌症患者下肢水肿如何护理
癌症患者在由于心肺、肾等功能下降引起水、钠潴留,或营养不均,蛋白含量降低各种原因会引起肢体肿胀、酸痛等不良反应。患者应引起重视,注意水肿护理。
护理措施
每日的饮食是引起引起水肿的一大原因,患者应进少盐食饭,使水、电解质平衡,并均衡营养,多服用高血蛋白食物。
对于淋巴道阻塞导致的淋巴水肿,白天应用弹力绷带包扎或者套以特制的压力袖套,夜间取下袖套后,进行可使用电按摩器进行按摩,缓解淋巴水肿,促进淋巴回流。
平时注意要抬高患者水肿的肢体,平躺时应用枕将手臂垫高到肩膀水平。如果是下肢水肿的话,坐着的时候将腿抬高至髋水平。如在夜间需要将床尾抬高5~8厘米。
每日两次,每次5~10min,进行缓慢的肢体抬高训练,注意动作轻柔。
指导患者注意保护皮肤,因为肿胀皮肤易发生破损,要护理好发生肿胀等我皮肤,如果发生破损要及时处理伤口,防止感染。
绘佳医疗www.zhonghuijia.cn
专注于为大病患者减轻治疗花销
打造全民健康管理体系
联系方式 【微信:hjjk0006】【微信:hjjk1002】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