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癌是发生于胃粘膜上皮的一种恶性肿瘤,是全球发病率较高的癌症之一。我国是胃癌高发国家,其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均占全球的40%以上,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我国胃癌新增病例68万例。
一般情况下,早期胃癌并无明显症状,可能仅仅出现胃痛、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相似症状,难以引起足够的重视,许多患者就认为只是一般的胃病,随着肿瘤的生长,当影响胃部功能时,才会有明显的症状,如上腹疼痛难忍、呕血、黑便、体重减轻等,而此时患者到医院确诊一般就是胃癌中晚期。 胃癌晚期,这四个字如同晴天霹雳,让患者和患者家属难以接受。肿瘤细胞生长速度非常快,可能平均每12-24h就会增殖一倍。到胃癌晚期,癌组织浸润深度已超越胃粘膜下层,同时可能出现食管下端、十二指肠浸润扩散、血行转移、淋巴转移、种植转移,已经不能进行手术切除根治性治疗,并且一旦发生扩散和转移,那么胃癌的控制将变得非常棘手。据报道,我国胃癌晚期患者5年平均生存率不到10%。许多胃癌患者认为,已经是晚期了,无药可救,便对病情听之任之;还有一些胃癌患者则是病急乱投医,盲目用药或寻求各种偏方,这种做法很多时候不仅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负担,还会加重病情的发展,同时由于错过最佳治疗时间,也使得本来可用的治疗方案无力回天。 临床工作者一直都在 致力于寻找更为有效的晚期胃癌治疗方法,以求延长患者的生命。事实证明,随着医疗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胃癌生存情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现阶段,我国胃癌患者5年平均生存率可达50%以上,即使是晚期患者,也有一部分可以实现长期带瘤生存。因此,晚期胃癌患者应该在确诊后及时积极接受规范化系统治疗,争取最大限度地延长生命。目前,晚期胃癌患者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靶向联合化疗、免疫联合化疗。 化疗 化疗是晚期胃癌患者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可控制肿瘤的进展,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常用的化疗药物有氟尿嘧啶类、紫杉类、铂类等,单药紫杉醇或多西他赛有效率能达到15%-24%,中位生存时间能延长至9个月。根据国内外胃癌临床诊疗指南,晚期胃癌一线治疗可采用双药联合(顺铂加氟尿嘧啶)或者三药联合(顺铂加氟尿嘧啶加多西他赛)的化疗方案,客观缓解率为30-50%。 靶向治疗单药及与化疗联合 靶向治疗具有特异性,能杀死肿瘤细胞,减少对正常细胞的伤害,与化疗药物联合能提高有效率。晚期胃癌的靶向治疗药物主要包括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抑制剂类(如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血管生成抑制剂类(如贝伐珠单抗、阿帕替尼)、c-Met/HGF通路药物、mTOR抑制剂等。美国ToGA研究开辟了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新篇章,氟尿嘧啶或卡培他滨+顺铂联合曲妥珠单抗比单纯化疗组总反应率提高了15%,中位生存时间可延长至13.8个月,而且不良反应可控。 免疫治疗及与化疗联合 近年来,免疫治疗,特别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药物因其广谱抗癌、疗效持久的特点发展迅速,尤其是PD-1/ PD-L1抑制剂。 2017年9月份,美国FDA批准PD-1抗体帕博利珠单抗(可瑞达,K药)用于dMMR/MSI-H晚期胃癌的治疗,二线或多线治疗后进展的晚期胃癌患者接受帕博利珠单抗治疗的有效率为11.6%,在PD-L1联合阳性评分(CPS)≥1的患者中有效率为15.5%。 不甘于居于多线治疗失败的用药地位,PD-1/ PD-L1抗体联合化疗的治疗方案进一步进军胃癌一线治疗,其临床试验数据表现出巨大的优势。2017年欧洲肿瘤学会报道,KEYNOTE-059研究中帕博利珠单抗联合顺铂和氟尿嘧啶用于初治的Her-2无过表达的晚期胃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ORR和DCR分别为60%和80%,中位PFS和OS分别为6.6月和13.8月,极大提高了晚期胃癌患者的生存情况,有望成为胃癌一线治疗新方法。 随着PD-1/PD-L1抗体在胃癌中的研究越来越多,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也得到了充分的证实,并且表现出不良反应小、疗效持久、耐受性好等优势,这为晚期胃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更好的治疗方案选择。 不管哪一种治疗方法,都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晚期胃癌患者的生存率。不要被“晚期”和“癌”吓倒,客观理性对待已经发生的事情,确诊后,应该努力调整好情绪,并积极与医生沟通确定最佳的后续系统性治疗方案。目前抗癌药物的研发和上市都在高速发展中,胃癌的5年生存率也有了很大的提升,相信癌症的未来会是慢性病的治疗,实现更长时间的带瘤生存。
绘佳医疗www.zhonghuijia.cn
专注于为大病患者减轻治疗花销
打造全民健康管理体系
联系方式 【微信:hjjk0006】【微信:hjjk1002】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