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癌靶向治疗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这期间不断创新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晚期肺癌患者从靶向治疗中获益。在众多的肺癌靶点中,有一个基因突变被称为“钻石突变”,这个基因是ALK基因。
ALK是一种间变性淋巴瘤激酶,2007年科学家首次发现肺癌中存在着具有转化活性的EML4-ALK基因重排现象,这种基因重排,可以促使肺癌的发生和进展。于是,针对ALK基因的靶向药逐一被研究出来。相比较其他靶向药物,具有ALK基因突变的患者使用相应的靶向药可以获得更好的疗效和更长的生存期,故被称为“钻石突变”。目前,ALK靶向药也有三代,共5种。一代的克唑替尼,二代的色瑞替尼、阿来替尼、布格替尼,三代的劳拉替尼。
布格替尼能抑制ALK以及ALK融合蛋白,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布格替尼对ALK的抑制作用比克唑替尼高12倍,对ALK突变体有很高的抗性。在体外与体内试验中,布格替尼均彰显了良好的抑制效果。研究显示,布格替尼能把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延长13.9个月,是当前唯一一款能把服用克唑替尼的患者PFS延长超过一年的靶向药。
布格替尼在治疗ALK脑转患者上,有效率达到了78%,是针对ALK脑转最有效的一款抗癌靶向药。因此,它也曾先后获得过美国FDA 颁发的突破性疗法认定与孤儿药资格。2017年4月28日,布格替尼获美国FDA加速批准上市,用于治疗在克唑替尼治疗后病情出现进展或不耐受的ALK阳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
更值得一提的是,布格替尼适用于奥希替尼耐药后的患者,布格替尼这个同时具备EGFR和ALK两个靶点的药,特别适合EGFR三重突变蛋白的ATP结合口袋,通过与EGFR蛋白抗体如西妥昔单抗、帕尼单抗的联合使用,使得癌细胞表面和总的EGFR蛋白总量减少,增强了布格替尼抗击癌细胞的效果。布格替尼能有效的针对C797S顺式突变或C797S/T790M/del19三重突变导致的奥希替尼耐药后续治疗,患者不再面临奥希替尼耐药后无药可吃的局面,所以布格替尼也被称为EGFR第四代抑制剂。
以上内容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需要病历翻译服务,可点击下方咨询,或拨打4006570919。
联系方式 【微信:hjjk1002】【微信:hjjk0006】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