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癌是中国发病率最高,同时也是死亡率最高的癌症。2015年,中国新增肺癌患者73.3万人,约占所有癌症患者的17%。这其中,60%患者确诊就是晚期,不能使用手术根治,只能考虑化疗、靶向或者免疫等手段进行全身治疗。
幸运的是,很多中国肺癌患者具有敏感基因突变,可以使用靶向药治疗,效果很好,一天吃一两次药,就能控制住肿瘤。其中,最常见的是EGFR突变,可以使用一代药、二代药和三代药,有效率高达60%以上。我国EGFR突变患者约占肺腺癌患者总数的40%;而在欧美国家,只有10%。所以,EGFR突变常被医生戏称为“上帝赋予中国人的礼物”。
奥希替尼是由英国阿斯利康研发的第三代非小细胞肺癌EGFR抑制剂,在中国主要用于一代靶向药治疗耐药后出现T790M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并且奥希替尼可以有效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在美国可以直接用于EGFR突变的一线治疗。
通常从一代TKI到出现T790M突变的时间在1年左右,在服用奥希替尼之前需要确认存在 T790M阳性状态,在临床试验中奥希替尼每天的剂量是80mg每天一次。结果表明奥希替尼在治疗EGFR T790M突变患者中的客观缓解率(ORR)为60%,88%的DCR与全球第二阶段试验数据基本吻合,奥希替尼耐受性良好。
近研发奥希替尼的阿斯利康公司宣布在FLAURA研究中奥希替尼组的中位总生存期相比一代靶向药组显著延长,证实了奥希替尼一线治疗的优势。虽然确切的数据要到9月份的ESMO大会上才公布,但根据相关模型预估,奥希替尼组的中位总生存期达41.4个月,而一代靶向药组的中位总生存期为30.6个月。
一线奥希替尼显著改善总生存期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这样做能让所有潜在T790M突变患者都能用上奥希替尼。虽然一代靶向药耐药后理论上有接近50%的患者出现T790M突变,这些患者用上奥希替尼疗效就很好。
但由于耐药后快速进展患者身体状况恶化,以及无法进行基因检测,或检测假阴性等原因,实际上一代药耐药后只有约25%的患者接受了奥希替尼治疗。
以上内容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需要病历翻译服务,可点击下方咨询,或拨打4006570919。
联系方式 【微信:hjjk0006】【微信:hjjk1002】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