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以骨髓浆细胞克隆性增生为特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2013年美国FDA批准泊马度胺上市,用于治疗其它抗肿瘤药治疗后病情依然进展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泊马度胺具有多种作用机制,上调肿瘤抑制基因、免疫调节以及微环境抑制的作用下有着更加高效的治疗作用。那么泊马度胺要多久见效呢?结果因人而异
肿瘤抑制基因是指一类存在于正常细胞中的,与原癌基因共同调控细胞生长和分化的基因,能够在多个环节上保护正常细胞,使其最终免于癌变,泊马度胺等药物可以通过上调肿瘤抑制基因(如p21WAF1)和下调致癌基因(如IRF4),导致细胞周期停滞和细胞凋亡。
细胞因子是细胞分泌的在细胞间发挥调控作用的一类具有高活性的多肽蛋白,通过结合细胞表面的特定受体,激发细胞内信号通路,从而调控细胞的生长分化和效应,泊马度胺点击咨询等药物可通过细胞因子增强促进Th1 T细胞反应和NK细胞活化。
泊马度胺等药物可通过下调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HIF-1a(缺氧诱导因子1a)、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上游蛋白)、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和IL-1β(白介素-1β)等因子抑制促使血管生成、骨髓瘤细胞生长和破骨细胞分化的微环境。
泊马度胺对中晚期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能起到抑制作用,在泊马度胺与地塞米松联合治疗的患者中应答持续时间中位数7.4个月。结果显示:接受泊马度胺单一治疗的患者7.4%达到ORR。泊马度胺加低剂量地塞米松治疗的患者中有29.2%显示ORR,应答持续时间中位数7.4个月。
联系方式 【微信:hjjk1002】【微信:hjjk0006】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