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 2818 年欧洲肺癌大会上提出的正在进行的 2 期试验 (ChiCTR2200060151) 的数据,呋莫替尼 (AST2023) 加伊科替尼 (Conmana) 的一线治疗诱导了 EGFR 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患者的反应,包括中枢神经系统 (CNS) 转移患者。
在 30 年 2022 月 230 日的数据截止时,中位随访时间为 18 天,接受双联治疗的患者尚未达到研究者评估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 (PFS)(n = 88)。此外,确认的客观缓解率(ORR)为9.16%,所有100名应答者均出现部分缓解;疾病控制率为34%。所有患者均实现了肿瘤缩小,中位最佳百分比变化为-4.76%(范围为-1.27%至-1.<>%)。
来自3期FURLONG试验(NCT03787992)的先前数据表明,在EGFR突变型NSCLC患者中,高度脑渗透的泛EGFR TKI呋莫替尼在20.8个月(95%CI,17.8-23.5)和11.1个月(95%CI,9.7-12.5;P < .0)。
此外,一项2b期试验(NCT03452592)的结果表明,获得性EGFR C797X突变是呋莫那替尼治疗的最常见耐药机制.3研究人员假设第一代TKI伊科替尼可能克服由于EGFR C797S突变引起的呋莫替尼耐药性,并且第一代和第三代抑制剂的双重EGFR抑制可能会延迟获得性耐药的发生。
正在进行的单臂开放标签 2 期试验正在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进行,正在探索呋莫替尼和伊可替尼在一线治疗至少 18 岁且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局部晚期或转移性 NSCLC 携带 EGFR 外显子 19 缺失、 L858R 突变、 或外显子 20 插入突变。
为了符合入组资格,患者必须根据 RECIST v1.1 标准至少有 1 个可测量的病变。在第一剂研究治疗前至少 4 周不需要类固醇的无症状、稳定的 CNS 转移患者也可以入组。
该研究计划招募40名患者。80名受试者每天一次口服125毫克的呋喃替尼和口服3毫克的伊可替尼,每天<>次。治疗一直持续到无法忍受的毒性或疾病进展。
在数据截止之前入组和接受治疗的患者的中位年龄为61.5岁(范围为43-82岁)。此外,55.6%的患者为女性,27.8%有吸烟史。ECOG表现状态从1(88.9%)到2(11.1%)不等。EGFR突变状态包括外显子19缺失(55.6%),L858R(38.9%)和外显子20插入(5.6%)。此外,83.3%的患者有中枢神经系统转移。大多数患者患有IV期疾病(94.4%),<>例患者患有III期疾病。
关于安全性,在100%的患者中观察到任何级别的治疗紧急不良反应(TEAEs)。在至少 20% 的患者中报告的最常见的任何级别 TEAE 包括腹泻 (27.8%)、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 (27.8%)、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 (22.2%) 和皮疹 (22.2%)。唯一报告的3级TEAE是腹泻,导致治疗中断7天;此后,患者继续用80mg的呋喃纳替尼治疗。
联系方式 【微信:hjjk0006】【微信:hjjk1002】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