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美国的过去十年,常规的筛查为降低全美结直肠发病和死亡率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主要归功于早期预防、早期探查和早期清除癌前病灶。
而我国的结直肠癌筛查,首先是基于高危人群的筛查。筛查可直接使用结肠镜或乙状结肠镜。而二步筛查法,则是初筛确定高危人群,再对高危人群行诊断性筛查。直接用结肠镜筛查检出率相对低,费用高昂,但其敏感性高,较少漏诊,多用在发达国家。二步筛查法仅对高危人群检查结肠镜,其筛查检出率明显提高,减少了结肠镜检查费用。我国主要采用问卷高危因素调查和免疫法大便潜血作为初筛,结肠镜作为诊断性筛查的二步筛查方法。
结肠镜检查是结直肠癌诊断的金标准,但是受多种条件的制约,无法用作结直肠癌的筛查。所以国内对于结直肠癌的筛查主要依靠粪便常规+潜血,但是敏感性及特异性较差,许多消化道疾病都可以干扰检测结果,而免疫化学法检测粪便中血红蛋白更为有效,由于更好的诊断性及参与率,2008年多个美国专业协会一致推荐用粪便免疫化学检测替代粪便隐血试验。
同时有指南认为,粪便免疫化学检测是可广泛应用的筛查手段,具有灵敏、高效、低成本等特点,对结直肠癌筛查的特异性介于94%到96%之间,阳性预测值介于2.9%到7.8%之间(晚期肿瘤33.9%-54%)。为增加诊断精确度,指南建议粪便免疫化学检测阳性者,应进行结肠镜检查。
联系方式 【微信:hjjk1002】【微信:hjjk0006】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