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癌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人人都谈癌色变,心存恐惧,其实2/3的癌症是可以预防和治愈的,我们必须了解它才能避开它、攻克它。
2017年2月,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癌症早期诊断指南》,呼吁强化癌症早期诊断和治疗,提高患者生存机会。作为普通人,我们最重要的是关注身体发出的信号,如能读懂这些信号便可及时进行诊治。
肺癌
肺癌是恶性肿瘤中占比、死亡率最高,对人类健康威胁最大的肿瘤,又是呼吸内科无法回避的一种疾病。
“早诊早治,端口前移”是解决肺癌问题的根本方法。早期肺癌常常无明显症状,多数早期肺癌因体检发现。
当病情发展到中晚期时,常伴随出现咳嗽不停、痰中带血、胸痛等症状,其中约2/3有顽固刺激性咳嗽。
这种刺激性咳嗽用抗生素无法减轻,通常是间断性咳血痰或痰中带血丝,或咳嗽有大量泡沫痰,伴随喉部哮鸣音、胸闷、气促等表现。
若上述症状持续2~3周不缓解,建议就医。
推荐检查:胸片、低剂量螺旋CT、肺癌易感基因检测
高危人群:(满足第一条,并符合2-7条其中之一者)
1 、年龄:45-70岁;
2 、吸烟史:≥20包年,如戒烟,应<15年;
3 、恶性肿瘤家族史;
4 、自身有肿瘤发病史;
5 、 致癌物质的职业暴露史;
6 、 长期二手烟接触史;
7 、长期厨房油烟接触史及其他有害物质接触史。
胃癌
我国是胃癌的高发国家,在全球183个国家中发病率位于第5位、死亡率位于第6位。中国胃肠外科联盟最新统计的87025例胃癌患者数据显示,我国75%以上胃癌患者初次就诊时分期较晚,是胃癌失去治疗机会和导致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
胃癌的早期症状比较隐匿,容易和其他消化道疾病相混淆,因此导致很多患者错过了诊断及治疗的最佳时期。胃癌的早期表现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但当出现下列症状,例如:①上腹部不适、疼痛、腹胀、嗳气、食欲减退;②反酸和烧心;③呕血、便血、黑便;④贫血;⑤腹部包块;⑥不明原因的消瘦,一定要提高警惕。
推荐检查:胃镜检查、胃癌易感基因检测
高危人群:
1.年龄>40岁,男女不限;
2.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3.幽门螺杆菌(HP)感染者;
4.患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
5.胃癌患者一级亲属;
6.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肝癌
我国肝癌年死亡率占肿瘤死亡率的第二位,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列第三位,仅次于胃和食管癌。肝癌通常包括3类:肝细胞肝癌、胆管细胞癌和混合性肝癌。第一种最多,约占肝癌的90%。
早期肝癌多无症状和体征,而且大部分肝癌患者本身就有肝炎或肝硬化,当出现肝区不适、胃口不佳等表现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等到有临床病症出现,如肝区疼痛,发烧,腔内积液(腹水),消化道出血,无食欲,消瘦时,基本已到了肝癌中晚期,肝癌发展速度很快,死亡率高。
推荐检查:半年做一次相关检查,包括肝脏彩超、血清甲胎蛋白(AFP)
高危人群:
1、慢性乙型、丙型肝炎患者和肝炎病毒携带者;
2、40岁以上男性或50岁以上的女性
3、有长期嗜酒史和糖尿病史人群;
4、临床诊断为肝硬化者;
5、有肝癌家族史者。
胰腺癌
“癌中之王”胰腺癌是恶性程度最高的消化道肿瘤。确诊后5 年生存率低于8 %。胰腺癌早期起病隐匿,诊断困难,大多数患者诊断时已失去手术切除最佳时期。多数胰腺癌患者起病隐匿,可表现为上腹部不适、隐痛、消化不良或腹泻,需与其他消化系统疾病鉴别诊断。
在体格检查方面,一般无明显体征,当疾病处于进展期时,可出现黄疸、肝脏增大、胆囊肿大、上腹部肿块以及腹腔积液等阳性体征。
推荐检查:彩超、CT或核磁共振
高危人群:
1、50岁以上男性、有吸烟酗酒史。
2、近期体重下降。
3、原因不明的上腹部及后背部疼痛。
4、经上部及下部消化道造影检查,难以解释消化道症状。
5、无家族史和肥胖,却急骤发生糖尿病。
6、难以用胰腺炎来解释的胰酶类的变化。
7、慢性胰腺炎患者。
结直肠癌
在全球范围内,结直肠癌(俗称大肠癌)是三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中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其中尤以45岁以上患者居多,占到了总患病人群的93.5%。
结直肠癌早期症状不明显,或仅感食欲不振、粪便潜血等。
随着癌肿的发展,会出现腹痛、便血、大便习惯改变、严重贫血等症状,此时肿瘤多已是中晚期。
推荐检查:肠镜检查、便潜血试验、结直肠癌易感基因检测
高危人群:
结直肠癌的危险人群主要以年龄区分,40岁以上属于高危人群
1、40岁以上有两周肛肠症状(大便习惯改变,如慢性便秘、慢性腹泻等;大便形状改变,如大便变细;大便性质改变,如黏液血便等;腹部固定部位疼痛)的人群
2、有大肠癌家族史的直系亲属
3、大肠腺瘤治疗后的人群
4、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
5、大肠癌手术后的人群
6、50岁以上无症状人群
食管癌
据国家癌症中心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食管癌在我国恶性肿瘤死亡原因中排第四位。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高发地区之一,每年发病30.7万人,死亡28.3万人,约占全球一半。而饮食过热造成的慢性灼伤,正是诱发食管癌的重要因素之一。
食管癌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发病过程长,有的甚至需要十年或二十年的时间。早期食管癌症状不明显,但在吞咽粗硬食物时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不适感觉。比如,咽下食物感觉困难,胸骨后感到烧心等。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胸骨后不适、吞咽时轻度哽噎感、异物感等。
推荐检查:胃食管癌有一个特点就是无法通过其它方式筛查,只有胃镜。
高危人群:
1、高危年龄组
2、有遗传家族史的易感人群
3、长期接触致癌物的人群
4、患有食管癌前期病变和癌前疾患的人群
5、食管癌手术治疗后的患者
乳腺癌
乳腺癌是在我国女性中发病率居首位的恶性肿瘤,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早期乳腺癌往往不具备典型的症状和体征,不易引起重视,常通过体检或乳腺癌筛查发现。
乳腺出现无痛性并进行性生长的肿块是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一般单侧乳房的单发肿块较常见。乳腺癌持续病变会产生乳头扁平、凹陷乳房皮肤出现“酒窝征”、橘皮样变、乳房疼痛、腋窝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推荐检查:乳腺彩超、腺钼靶检查
高危人群:
1、有乳腺癌家族史,
2、13岁前月经初潮或绝经晚,
3、乳腺增生多年不愈,
4、肥胖或过多摄入脂肪,
5、从未哺乳、从未生育或生育过晚或流产次数多的人。
宫颈癌
宫颈癌又称子宫颈癌,是指发生在宫颈阴道部或移行带的鳞状上皮细胞及宫颈管内膜的柱状上皮细胞交界处的恶性肿瘤。全世界每隔2.6分钟死亡一个宫颈癌患者,每年大概有20万女性死于宫颈癌。而最小的宫颈癌患者,只有仅仅9岁。其发病率位于女性肿瘤的第二位,而且越来越年轻化。
宫颈癌在早期没有任何症状,只能在进行阴道检查时,可见轻度的糜烂或者慢性炎症等。中期常有白带增多,腥臭,阴道不规则出血,骶骨,臀部以及大腿部的持续性疼痛,排尿、排便困难等等。
由于宫颈癌的发生部位比较特殊,其病变发展需要十年左右,而且在所有的癌症中,它是最容易预防的,90%以上的子宫颈癌都可以预防,只要做好定期筛查,就能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推荐检查:接种宫颈癌疫苗、宫颈筛查
高危人群:
1、有多个性伴侣的女性
2、初次性生活年龄较低的女性
3、其男性性伴侣有其他宫颈癌性伴侣对的女性
4、现在或既往有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女性
5、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女性
6、正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女性
7、吸烟的女性
8、患宫颈癌病变,未及时治疗的女性
9、曾经或正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的女性
白血病
白血病又叫做血癌,是一种恶性肿瘤,也是一种复杂且难以治愈的疾病。常见的白血病首发症状包括发热、进行性贫血、显著的出血倾向或骨关节疼痛、肝脾和淋巴结肿大、皮肤和粘膜出现病变等。
推荐检查:血常规
高危人群:
1、近亲结婚所生子女
2、具有化学药物、毒物接触史的人群
3、曾因某些特殊需要或意外事故而受到辐射者
4、长期大量吸烟与心情压抑的人群
淋巴瘤
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早期症状与很多常见感冒等“小毛小病”非常类似,一些早期信号特别值得重视,最明显的症状就是颈部、腋窝或腹股沟出现淋巴核无痛肿胀。
如果在一个月内出现上半身淋巴结无疼痛肿大; 浑身发冷、体温不正常(尤其是夜间高烧); 体重下降、没有胃口、没有力气、咳嗽、呼吸困难、皮肤发痒、扁桃体肿大、头疼等,需警惕患上淋巴瘤的可能性。根据瘤细胞分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和霍奇金淋巴瘤(HL)两类。
推荐检查:彩超、CT、查血、活检
高危人群:
1、先天性免疫失调的人群
2、长期接触化学溶剂、清洁剂、染发剂、放射线等容易导致免疫力下降的人群
3、有淋巴瘤家族遗传史的人群
癌症并不再是令人心生畏惧的不治之症,只要我们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对于身体呈现出的异常情况我们能够给予重视。
总之,关注身体变化,及时就诊,治疗效果也会更好,治疗费用也相对更低。
绘佳医疗www.zhonghuijia.cn
专注于为大病患者减轻治疗花销
打造全民健康管理体系
联系方式 【微信:hjjk1002】【微信:hjjk0006】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