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c-Kit和PDGFRA基因突变是GIST最常见的发病机制。以伊马替尼为代表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GIST治疗中的成功应用,使GIST成为分子靶向治疗的典范。近年来,在GIST的发病机制、药物治疗、耐药机制等领域的研究中取得了很多进展,笔者将做一简要综述。
GIST基因突变1.1c-Kit基因突变1998年,Hirota等首次在GIST中发现c-kit基因突变,突变导致酪氨酸激酶可在无配体干细胞因子结合的情况下自发持续活化,激活下游信号传导,从而提示c-kit基因突变是GIST的发病机制。在GIST中,c-kit基因突变占75%~80%,其中11外显子突变最常见(65%~70%),外显子9突变次之(10%),13、17外显子突变少见。
11外显子编码胞内近膜区KIT蛋白,通过阻止激酶活化环活化从而实现自抑构象,11外显子突变破坏自抑机制,使激酶发生自发活化。在GIST中,突变方式包括点突变、缺失突变和插入突变。11外显子基因突变GIST可以发生在胃肠道的任何部位,常见于胃,组织学上特异性的表现为梭形细胞,其中缺失突变预后较差。
9外显子编码胞外近膜配体结合结构域,突变后通过模拟与配体结合后的构象变化使激酶活化,9外显子主要突变方式为插入突变,大多发生于小肠和大肠GIST。13外显子编码激酶ATP结合区域,突变方式主要是点突变,主要发生于胃GIST,组织学上主要表现为梭形细胞。17外显子编码激酶活化环,突变方式主要是点突变,多发生于小肠GIST。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