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是一种恶性增殖性肿瘤,为浆细胞源性。主要病理特征为骨髓内的浆细胞异常增殖,分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M蛋白),引发组织、器官的损伤。根据侵袭部位不同,可出现反复感染(1年内2次以上)、高钙血症、贫血、骨痛、病理性骨折、肾损伤等临床表现。
该疾病发病率较高,约占所有肿瘤的1%,中老年人群高发,在西方国家恶性血液病的发病率排名第二。MM目前尚无治愈的方法。近些年沙利度胺、来那度胺、硼替佐米等药物的临床应用很大程度的提升了MM的缓解率,可无法彻底规避微小残留病灶(MRD)导致的复发。MM患者的生存期与一线治疗疗效维持时间成正比,由此可见,对于MM的治疗的关键之一在于维持治疗。
初次诊断以及复发难治性的MM患者,沙利度胺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它可以加速骨髓瘤细胞凋亡、阻止血管新生、免疫调节,以及对骨髓微环境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维持治疗可以对骨髓瘤细胞的克隆有长时间抑制作用,延长MM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FPS)。该药的神经毒性较强,部分患者无法耐受,对需要维持治疗的老年患者可减量使用。
来那度胺为二代免疫调节剂,可同时作用于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2008年获准应用于临床。来那度胺可介导NK细胞及T细胞的活化,地塞米松可通过抑制该活化作用,从而拮抗其免疫调节[1],因此应用来那度胺抗瘤治疗时联合使用地塞米松可强化其抗瘤效果。对于MM的维持治疗多以口服单药为主。以28天为周期,10mg/d(第1~21天)的治疗方案,优于15mg/d(第1~21天)的持续治疗。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