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T血管造影在胃肠间质瘤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究CT血管造影在胃肠间质瘤(GIST)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以2015.7~2018.9期间21例手术、病理检查确诊的GIST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均给予CT检查,先行常规平扫、增强扫描,后血管造影,对获取的图像进行处理,观察病灶供血动脉情况,判断患者病情,以最终确诊结果为标准,分析CT血管造影在疾病临床诊断的价值。结果:21例患者定位诊断,起源于回肠5例、肠道1例、胃10例、结肠3例、空肠2例,定性诊断,恶性7例、交界性5例、良性9例。所有患者肿瘤供血动脉显示率100.00%(21/21),CT血管造影(MSCTA)检查定位诊断准确率95.24%(20/21)。结论:对GIST以MSCTA检查诊断,能有效定位起源病灶,对肿瘤进行定性判断,从而为后期疾病治疗提供有效、准确信息。
二、多层螺旋CT诊断胃肠间质瘤的价值及影像学表现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诊断胃肠间质瘤的影像学表现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某医院2016年8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胃肠间质瘤患者共46例,术前均施行多层螺旋CT检查,对比胃肠间质瘤患者的多层螺旋CT表现与病理结果,探究多层螺旋CT诊断胃肠间质瘤的应用价值。结果:46例胃肠间质瘤病变位于结肠1例、回肠2例、食管3例、空肠5例、十二指肠8例、胃27例。经病理诊断良性12例,交界性8例,恶性26例;以病理结果为对照,CT诊断胃肠间质瘤的准确率为91.30%。观察胃肠间质瘤的CT表现,其良性与交界性及恶性病灶在形态、大小、边界、密度、强化的占比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生长方式的占比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多层螺旋CT诊断胃肠间质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有助于为肿瘤病灶的定位及定性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