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起肾癌,或许不像肺癌、肝癌那般“如雷贯耳”,但它却是我国泌尿生殖系第二大肿瘤。然而,晚期肾癌生存率很低,多年来几乎没有显著进展。
在2019美国临床肿瘤学会泌尿生殖系统肿瘤年会(ASCO GU)上,肾癌领域一项三期临床研究成为最令人瞩目的焦点。未来,晚期肾癌一线治疗的天平有望逐渐从靶向治疗向免疫联合治疗倾斜。
这项名为KEYNOTE-426的三期研究显示,在未经治疗的透明细胞转移性肾细胞癌(RCC)患者中,与舒尼替尼(Sutent)相比,帕博利珠单抗(Keytruda, 俗称“K药”)和阿昔替尼(Inlyta)联用,显著延长了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
与舒尼替尼相比,联合用药可降低47%的死亡风险。舒尼替尼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1.1个月,而联合用药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5.1个月;疾病进展的风险降低了31%。
该项研究的主要作者Thomas Powles博士表示:“帕博利珠单抗和阿昔替尼的联合用药显著延长了患者的总生存期,死亡率降低47%,无进展生存期更长,且在这类患者中的应答率比单用舒尼替尼更高。帕博利珠单抗联合阿昔替尼应作为一种标准疗法。”
一项开放单组实验的Ib期研究发现,在未经治疗的晚期RCC患者中,帕博利珠单抗联合阿昔替尼比单用具有更好的抗肿瘤活性。联合用药不仅可耐受安全性更高,而且总缓解率(ORR)达到了73%。
在KEYNOTE-426 开放研究中,861名新诊断或复发的四期透明细胞RCC患者随机1:1分组,一组接受每三周200mg帕博利珠单抗注射,共计35个周期,外加每日口服阿昔替尼两次,每次5mg。另一组以6周为一个循环,前4周每日口服舒尼替尼一次,每次50mg。
在中位随访12.8个月时结果显示,帕博利珠单抗/阿昔替尼组12个月和18个月的总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均比舒尼替尼组更高。在安全性方面,两组所有级别不良事件(AEs)的发生率相当,联合用药组为96.3%,舒尼替尼组为97.6%。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试验,它将对今后的患者管理产生影响,有助于给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大会主持、ASCO专家Robert Dreicer博士说。
联系方式 【微信:hjjk1002】【微信:hjjk0006】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