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常见恶性肿瘤死亡病例中,结直肠癌发生率仅次于肺癌和胃癌,居第3位,在男性占第5位,女性占第4位。随着居民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西化,国内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上升。
筛查发现结直肠癌的癌前病变,可以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国内外研究表明结直肠癌筛查存在顺应性低的问题,文化程度影响着结直肠癌的筛查意愿。本研究对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普通外科门诊患者进行问卷式调查,总结其对结直肠癌的认知程度及筛查意愿和相关因素,分析文化程度与患者结直肠癌认知情况和筛查意愿的关系。
被调查患者对结直肠癌的认知程度不高,只有63.0%(136/216)听说过结直肠癌;其中高学历组是低学历组的1.8倍(83.3%vs46.7%,P<0.01)。所有患者都对早期发现结直肠癌的相关筛查手段缺乏认识,但比起高学历组,低学历组对结直肠癌相关筛查手段如肠镜、大便潜血检查的了解更少。了解大便潜血检查的患者少于了解肠镜的患者。结直肠癌开始筛查的年龄知晓率(9.3%,20/216)非常低。
25.9%的患者认同患结直肠癌的概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属于平均至高发水平,仅有3.7%的患者认为早期发现结直肠癌,情况相对差;但在晚期发现结直肠癌情况相对差、早发现则预后好的问题上,高学历组比低学历组患者更认同。
在“既往为何不行大便潜血检查”、“既往为何不行肠镜检查”问题上,近半的患者选择了“不知道一定得检查”,其次为“身体好无症状”(分别为28.8%和28.8%)。两组患者认为大便潜血检查不方便比检查很脏更让人顾虑;同时,他们更担心肠镜检查很痛(73.2%,164/224)。
在“是否想知道是否有结直患肠癌可能”这一问题上,高学历组显得比低学历组要积极;如果医师推荐,高学历组比低学历组更愿意接受大便潜血检查,81.5%的患者愿意接受肠镜检查。
结直肠癌治疗时可能需要靶向治疗,而瑞戈非尼是结直肠癌靶向药物中较多选择的一种,印度瑞戈非尼也可以作为选项之一。印度瑞戈非尼作为仿制药物,也是经过正规授权生产的,如果渠道正规,印度瑞戈非尼的治疗效果同样值得期待。
联系方式 【微信:hjjk1002】【微信:hjjk0006】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