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国,肾癌的整体发病率并不高,约占成人恶性肿瘤的2%-3%,但增长速度却很快。国家癌症谱统计显示,我国的肾癌发病率在过去20年间,以平均每年6.5%的速度增长。在泌尿系统肿瘤相关死亡中,肾癌已经超过膀胱癌,位居榜首。
之所以致死人数更多,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早期肾癌通常没有明显症状,等出现血尿、腰部疼痛等异常时,可能到了中晚期,生存率较早期大为降低。
据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报道,该院特聘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国际诊疗中心副院长杜鹏表示,近些年来,大多数肾癌患者是由于健康体检时发现的无症状肾癌,这些患者占肾癌患者总数的50%-60%以上。
舒尼替尼是目前肾细胞癌患者治疗的常用靶向药物之一,在肾细胞癌治疗中有着不错的疗效。但药物是一代一代不断进化的,新的疗法出现势必要与现有疗法进行对比,目前阿昔替尼的治疗效果与舒尼替尼相比,可能舒尼替尼就要稍差一点。
舒尼替尼是多靶点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具有抗肿瘤血管生成、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是晚期肾癌(RCC)患者的一线治疗药物。阿昔替尼为抗血管生成药物,Keytruda(通用名为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商品名为可瑞达,简称K药)是FDA首个批准上市的PD-1抑制剂。
在一项临床1b期的试验中,Keytruda-阿昔替尼一线治疗晚期肾细胞癌患者的抗癌活性效果令人鼓舞。那么,在这些患者中,与舒尼替尼相比,Keytruda-阿昔替尼的效果是否优于舒尼替尼呢?2019年3月21日,NEJM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对此问题进行了回答。在未经治疗的晚期肾细胞癌患者中,与舒尼替尼相比,Keytruda-阿昔替尼可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且客观有效率更高。
研究人员报道,舒尼替尼延缓了晚期肾细胞癌的进展,但是不清楚舒尼替尼是否能显着延长患者总生存期。与标准治疗相比,舒尼替尼的无进展生存期延长了一倍多(P <0.001)。此外,舒尼替尼(31%)的客观有效率比干扰素α(6%)高5倍(P <0.001)。该结论是由癌症中心的Robert J. Motzer医学博士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
以上内容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需要病历翻译服务,可点击下方咨询,或拨打4006570919。
联系方式 【微信:hjjk0006】【微信:hjjk1002】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