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1994 年血小板(TPO)生成素被纯化克隆后,TPO 受体激动剂(TPO receptor agonist)随即研制成功并很快进入临床试验。包括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聚乙二醇(PEG)修饰的重组人巨核细胞生长和发育因子(PEG-rhMG-DF)、TPO/IL3 融合蛋白等,被称为第一代TPO受体激动剂。
rhTPO 具有和人内源性TPO 相同的氨基酸序列和结构。rhTPO 和PEG-rhMG-DF 均经临床试验且证明治疗血小板减少症有效。TPO/IL3 融合蛋白在动物实验中虽显示可刺激巨核细胞生长,但由于其存在免疫原性未进行进一步的临床试验。与rhTPO 用药相关的不良反应包括发热、寒战、乏力、头痛、头晕等,其症状大多轻微,无需特殊处理。虽然rhTPO 在临床试验中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但rhTPO 会与内源性TPO 交叉反应产生中和性抗体。
第一代TPO 受体激动剂虽然在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疾病有确切的疗效,但其存在一定的免疫原性。为了减少免疫原性所产生的不良反映所研发的第二代TPO 受体激动剂,其免疫原性小、结构特点有别于第一代的TPO 受体激动剂。
联系方式 【微信:hjjk0006】【微信:hjjk1002】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