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我是绘佳新药的临床协调员(CRC)小Y,同时负责招募相关的工作。我上午刚刚带着一位老大爷见到了研究者,老大爷虽然马上70了,万幸病情还算稳定,最终成功入组。
说实话,干这份工作的时间不长,但见到了很多不同的患者,他们我可能事先见过病历和检查报告,在他们从家中赶来,站在我面前时,曾经看过的检查结果鲜活了起来,变成了面前的这个人。
我要负责带他们去面见研究者,也就是这家三甲医院的某位主任医师。
不过,参加临床试验的过程他们已经走过了前三分之一,有的会不停积极争取最终入组,有的却在三分之二的门口后悔。
积极入组的我最喜欢看到,也非常为他们开心,因为有治疗终究会有希望。之前有个快四十岁的姐姐,肺癌,见面时虽然她尽力挤出笑容,但整个人苍白的像一张没有光泽的纸。
但她在和医生沟通、了解了参与临床试验的具体内容后,签署知情、做检查都非常积极,甚至在入组前遇到了一点问题,需要她再提供病理切片,她也迅速联系家中,通过快递隔天寄了过来。
本身符合条件的病情和积极配合的状态,让她最终成功入组,后期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确实不错,这次参与临床试验对她来说真的值得。
为自己积极争取的人结果大多相同,也希望治疗能够最终带给他们好结果。而无法继续参与的患者,原因则各式各样。
有因疾病进展不适合继续参与研究的;在研究者了解具体情况后,对病情存疑的;有无法为确定病情,继续提供相关材料补充的;还有因想要接受其他自费治疗,不再联系我的患者。
也有希望“广撒网、多捞鱼”的患者,通过很多平台进行了报名,但分不清自己到底应该和谁进行联系。
就我个人而言,并不反对这种为了继续活下去的努力,但建议患者在报名后进行记录平台、对应的工作人员以及项目名称。能够得到治疗是最好的,但在先期联系时也要避免混乱。
临床试验真的不是拿人做试验,和自费治疗其实没有太过明显的区别,大家也不用害怕。临床试验对于有需要的患者或家庭来说,还是值得尝试的。
希望已经入组的患者能够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正在观望的人也能在临床试验中找到满意的答案。
联系方式 【微信:hjjk0006】【微信:hjjk1002】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