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试验中,病人、招募平台、研究者(医生)、主办企业,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各司其职,为了能够让更多的病人得到更好治疗。
其实,病人家属在参加临床试验的过程中,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这分了几种情况,首先是病人参与意向不高或不知道病情,报名和入组都靠家属。
这种情况下,病人不信任、不了解临床试验,或因为长期的治疗,情绪上较为抑郁,或是因为家属从确诊时就隐瞒了患者实际的病情,在治疗遇到瓶颈时,家属积极寻找其他的解决办法。
前一种病人能够在家属的劝说下,多多少少进行被动的尝试,能够入组治疗,也算是多了一丝生存的希望。而后一种虽然能够理解并且赞同家属积极寻找治疗的态度,但还是不建议一开始隐瞒病情。
而隐瞒病情虽然能够在最初带给患者心态上的平稳,但可能会影响到患者的治疗,并且引发患者对自己身体状况的猜测,反而不利于患者的长期生存。
就算真的能最终入组,入组前必须患者亲自面见研究者和签署知情同意书,而不能让家属代签。所以无论是为了后续治疗还是患者心理上的长期调整,不如考虑在最开始时和缓的进行告知。
其次是病人想要参加,家属也支持,这种状态是最好的。
因为如果有机会参加合适的临床试验,从患者角度,能够为家庭减少压力,自己还可以得到治疗,家属角度则是希望患者能够得到更进一步的治疗,有新的、长期生存的希望,让一家人整整齐齐。
还有则是病人想要参加,但家属反对或不积极。
家属反对可以理解,因为临床试验并不为很多人所知,并且在治疗前并不能给予患者及其家属肯定的答复或承诺:“一定治得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不如自费接受有一定效果保证的标准治疗。
但绘佳新药想说,只要是治疗,都是尝试。就算是标准治疗,在应用到具体患者时,也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因为每个患者的病情都不一样。可能一样的疾病,病情不同,应用一样的方案,效果不同。
临床试验给出的新的治疗方案和试验药物,是在专家的论证,以及伦理委员会批准后,说明具有预期效果,才能够应用于患者。所以家属和病人在参加前,可以先进行详细的了解。
家属不积极的情况,绘佳新药也遇到过,印象最深的是一位食管癌的男性患者,已经无法说话,但治疗的欲望非常强,可家属的态度相对并不积极。
原本已经面见了研究者,因为患者无法说话,他的妻子陪同前往,在沟通时可能因为年龄较大,一直理解为要让她继续花钱治疗,儿女在电话中也并未帮助沟通,最终患者只能遗憾离开。
所以,无论家属对于临床试验的看法是怎样的,建议大家在认真了解后,再做出是否加入临床治疗的判断,不要凭借听说或者第一印象就接受或拒绝,要在自己了解、和认真思考后,决定是否陪同患者参与临床试验。
联系方式 【微信:hjjk1002】【微信:hjjk0006】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