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还是以化疗为主,多使用联合化疗方案。
一线治疗失败的结直肠癌患者以二线化疗为主,但当前二线标准治疗失败的患者,后续治疗方案仍然匮乏。
FRESCO 研究应运而生,它是一项III期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多中心临床研究,旨在评估呋喹替尼治疗既往至少经过2轮治疗(包括奥沙利铂和氟尿嘧啶类药物及伊立替康)失败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大规模的针对晚期结直肠癌的关键性临床研究。
2018年6月,国际顶尖医学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在线发表FRESCO研究的完整试验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接受过至少两种化疗方案但仍发生疾病进展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呋喹替尼治疗效果良好,可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这是国产药首次登上国际一流杂志,对我国原创性药物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这项成果的发表,实现了我国抗癌药物领域内多项重大的突破,这是中国抗肿瘤新药的临床研究首次“登陆”国际权威期刊,更是首个独立由中国人发明、中国医生研究、中国企业研发的研究成果。
呋喹替尼并不是同类产品中唯一的药物,为啥它能成为中国第一呢?
因为在结直肠癌三线治疗历史上,它是第一个经过大型III期随机对照试验,将患者的总生存期延长最久的药物。
这里有两组数据作为对比:
1)TAS-102 在中国的研究只有 0.7 个月的中位总生存期(OS) 延长。
2)瑞戈非尼在中国的临床试验达到 2.5 个月的 OS 延长。
而呋喹替尼在FRESCO临床研究中长达 2.7 个月的中位 OS 延长,在结直肠癌三线治疗的历史上是第一个,来看看FRESCO研究的具体结果:
第一,与安慰剂组相比,呋喹替尼组的总生存期(OS)延长了2.7个月(9.3月vs 6.57月)。
第二,呋喹替尼组的无进展生存期(PFS)为3.71个月,而安慰剂组为1.84个月。
第三,在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方面,呋喹替尼都优于安慰剂。
第四,所有亚组,不论是OS,还是PFS,呋喹替尼组都完胜安慰剂组,表明它的疗效具有一致性和稳定性。
第五,无论患者是否接受过贝伐或爱必妥等治疗,呋喹替尼组均能显著获益。对于未用贝伐治疗的,呋喹替尼将患者的死亡风险降低32%。
第六,对于K-RAS野生型患者,呋喹替尼的中位OS可延长到10.7个月,较安慰剂组延长近5个月;对于KRAS突变患者,呋喹替尼将死亡风险降低25%。
绘佳健康致力于打造全民健康管理体系,覆盖海外健康咨询。出国看病、靶向药品咨询服务等。若您有相关问题,可以与我们在线沟通,或拨打官方客服电话:0532-80921197,我们将全程为您提供专业服务。
热门评论